来源:
这是一个来自苦难单亲家庭的女孩,17年前因一场车祸身受重伤,导致左臂丧失全部功能。但她却以阳光的心态拥抱生活,以顽强的意志自强自立,以感恩的情怀传递大爱。她就是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的闫思帆。
1999年夏,不满10岁的闫思帆,在去银川探亲的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导致左臂完全脱离。经过医护人员13个小时的抢救,才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此后的16个月,思帆便踏上了艰苦的求医之路,住院治疗将近1年,期间共经历了11次手术,但左臂还是丧失全部功能。
在遭遇了身体重创、父母离异等接二连三的变故后,闫思帆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一边维持生计一边四处求医,可是命运的重击却没有将她打倒!
求学期间,闫思帆克服了自身残障的不便,承受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用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付出了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和勤奋,始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社会实践能力成为大家的榜样。
10年圆梦,偿还一笔爱心债
2000年3月5日,闫思帆住院治疗期间,她所在的学校——荥阳市第一小学,在全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那时,闫思帆还在上海进行第8次手术,她的妈妈参加了当天的捐赠活动。母校在她们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份恩情母女俩铭记终生。
大学期间,闫思帆刻苦努力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当她拿到这笔奖学金时泪流满面,自己终于可以完成一个10年来的心愿,她要去偿还一笔爱心债。
2010年2月26日,10年后,闫思帆带着感谢信和奖学金走进母校,回报母校10年前的救命之恩。她在感谢信中说:“我会将这种爱延续下去,尽我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据悉,从该校建校以来,闫思帆是第一个知恩图报、反哺母校的学生,母校用这笔钱设立了“励志基金”,用以资助在校贫困学生。
心怀感恩,用一生践行诺言
2008年,闫思帆在大学期间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走上志愿服务的公益之路,她先后带领志愿者组织向社会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累计募集善款16万余元,用于救灾、助残、助学、传统文化推广等公益慈善活动,并为灾区购集帐篷、棉被、奶粉、药品等物资。
2012年底,一则“农民工冻死桥下”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闫思帆看到这则新闻后,立刻行动起来,在荥阳市区设立了固定衣物募集点,至今,已为残障人群、农民工、贫困地区募集衣物数万件。最远送到了西藏昌都地区的贡觉县雄松乡加嘎村,使当地藏民120户1000余人受益。
2014年,闫思帆加入“我以我言做你眼”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项目,成为一名给盲人讲电影的讲解员,用自己的声音为盲人朋友带去光明、温暖和快乐。
2015年,闫思帆带领200位志愿者成立“中牟爱心之家社工服务中心”,从事扶危、济困、助残、救孤等公益慈善活动。成立“衣往情深”公益项目中牟共建站,募集各类御寒物资30余吨。先后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温暖回乡路”、“2015冬至全城送暖心饺子”、“赴刁家乡小学寒冬送暖”、“阳光筑梦,关爱留守儿童”、“礼敬特殊妈妈,共植生命树”关爱脑瘫智障患儿等公益慈善活动。
闫思帆还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走村入户普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人为善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先后开展国学公益讲堂进社区、“千人诵经典”公益读书会、“传统文化公益电影展播”等活动,教育人们孝养父母、遵规守礼、与人为善。
2013年7月,闫思帆大学毕业,通过公考顺利进入中牟县商务局工作,她也将志愿服务精神带到机关单位中,经常组织同事们到敬老院、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地方献爱心。她说,大家的爱汇聚在一起就是这个世界的阳光!
从2008年成为中国志愿者以来,闫思帆不仅身体力行投入到公益慈善活动中,也作为一名传播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给周围的人,让更多人受她的影响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
2014年11月,经过省市县层层选拔,闫思帆代表郑州市参加由河南省文明办举办的“文明河南,与爱同行”志愿服务演讲比赛,并最终荣获全省第一名。2015年6月,闫思帆参与由省文明办主办的“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故事进高校进机关进社区示范巡讲活动”,先后到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洛阳市道德总堂等30多家机关、社区、学校讲述志愿服务故事,推广公益慈善理念。
闫思帆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中国日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个坚强善良的女孩儿,早日实现她的梦想,拥抱她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和她一起化身为传递爱的使者,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这个社会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