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评论
年年岁岁花相似(左图:本届残运会的礼仪志愿者训练右图:上届残运会的礼仪志愿者训练)
国内许多综合性赛事对礼仪志愿者外貌身形的要求已经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纷纷朝着奥运会、亚运会这些高标准来看齐。一些新闻中,赛事工作人员也毫不讳言地表示他们的要求比选美还要高。以本次残运会为例,新闻中是这么描述的:“舞台上,指导老师一边数着拍子一边示范动作;舞台下,礼仪志愿者们个个俊脸蛋俏身材,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四年前的上一届残运会也是一样,志愿者各个青春靓丽。而优秀的外形条件只是门槛而已,这些志愿者还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仪态培训,例如头顶书、膝盖间夹纸、咬着筷子练微笑……
残运会如此,全运会、城运会这些全国性的赛事就更不用提了,而各省的省运会也还是这样。比如,去年山东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在济宁办,当地专门组织了礼仪志愿者进行封闭培训和结业汇报表演,姑娘们一个赛一个地俏。
更有甚者,打着选拔礼仪志愿者的招牌来搞类选美活动,比如说2013年,沈阳专门为第十二届全运会搞了个“首金颁奖礼仪志愿者选拔”,从190名女孩中选出12名来。
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首金志愿者选拔的姑娘们
礼仪类专业的女学生是标配,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找礼仪公司一个劲儿想要这么多青春貌美的姑娘,主办方自然知道从真正的志愿者简历去挑是大海捞针。所以翻看新闻会发现,基本上这些赛事的志愿者都来自各地旅游中职或者高职的礼仪类专业,偶尔也有一些是从各大高校挑的学生。例如,第九届残运会前期已经举行了部分比赛,礼仪志愿者都来自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而前述山东省运会的礼仪志愿者集体来自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比较夸张的是,有的城市搞职工运动会也这样要求颜值。倘若志愿者不够的话,就拿礼仪公司的来凑。2010年,郑州市职工技术运动会开幕式上,不到1个小时时间便有4名礼仪引导员晕倒,身穿旗袍的她们全部都是来自一家礼仪公司。
5年前,郑州职工技术运动会开幕式上礼仪小姐晕倒的场面
可横看竖看,把礼仪选拔变为选美大赛毫无必要且还可能不太应当连许多国际性的体育综合赛事都不强调礼仪志愿者的“颜值”,国内运动会何苦这么执着?以最负盛名的奥运会为例。伦敦奥运会吸引了许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一位叫Ally Mitchell的英国姑娘在学生报纸《曼切斯特人》(MANCUNION)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提交申请一年之后收到了面试通知,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即被选定当游泳比赛颁奖仪式的运动员礼仪引导,整个选拔过程非常简单。当选后也有培训环节。Ally在文中提及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关于流程(比如从后台引导运动员到颁奖台)和规则(比如不能趁机打广告),并未提到什么仪表仪态。真正会对“颜值”会有要求的只有开幕式的志愿者,例如引导各个国家代表团进场的举牌员,不过也仅仅是两轮的筛选,参与者也都是自愿报名,有好几个在英学习的中国姑娘当选,她们觉得是自己的“亚洲面孔”占了便宜,因为强调世界大家庭嘛。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是女性礼仪志愿者首次出现,此后,女性志愿者担任引导员成为传统
回顾史料,女性志愿者和奥运亲密接触始于1952年的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一开始便是负责引导员工作,这当然与对女性的传统分工有关。这个传统也延续了下来。而身着特色服装的她们也确实是靓丽风景。不过,长得再靓的志愿者也是志愿者,而不是模特,更不是选美小姐。所以,仪表整洁,过得去就好。更不会说要求微笑多少度,膝盖什么形。实际上,在伦敦奥运会上还有个创举,颁奖仪式里负责托花和奖牌的引导员们全部由男性来担当,数量是女性引导员的一倍。
伦敦奥运会有个开创,所有负责托花和奖牌的礼仪引导员由男性来担任
奥运会如此,其他国际性的体育综合赛事也差不多。比如这个夏天刚刚在加拿大举办的泛美运动会。这是一个是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地区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它的礼仪志愿者也并不强调什么“颜值担当”,甚至开幕式上的举牌引导员也是如此。
真正找“礼仪小姐”的是环法等职业体育赛事,美女是商业模式一部分,和综合赛事不一样人们常常把礼仪小姐(podium girl)和礼仪志愿者(volunteer protocol)给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只有在环法等职业赛事中,才会出现前者,功能是在颁奖仪式上伴在冠军左右,献上香吻甚至成为传统。这始于一种相当古早的思维定势——成功男士旁边一定得美女相伴。
“礼仪小姐”亲吻冠军是自行车赛事的传统,也是其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她们当然不是什么志愿者,一般来自模特公司,一旦被选上便有丰厚的酬劳,由赞助商来负责。这些美女们完全职业化管理,比如,她们是禁止和车手私下交往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很尴尬的状况。今年4月,汉密尔顿夺得F1中国站的冠军,公开对着礼仪小姐的面部喷洒香槟,照片一经传播,引发轩然大波。所以,指责这些赛事“物化”女性或者不尊重女性的声音一直都不绝于耳。不过在强大的商业传统下,美女礼仪小姐的模式依然持续着。
汉密尔顿对着中国礼仪小姐喷洒香槟之举曾引发巨大争议
环法、F1这样的职业赛事当然和综合性运动会有着天壤之别,如前文所言,在综合赛事里,女性礼仪志愿者主要担任的是引导员职能,要负责颁奖等仪式的流程顺利进行,她们并不是站在冠军旁边的“美女花瓶”。需要强调的是,国内的这些综合赛事都是公共财政在买单,与商业行为更有着天壤之别。
并且,在残疾人运动会这样特殊的赛事中,过分强调礼仪志愿者的外形可能还有反效果残运会和别的运动会还不太一样,志愿者们服务的是残疾运动员。一般而言,这些运动员都非常阳光向上、心理健康。但是依然需要担心青春靓丽、身形优美的志愿者们真的适合吗?这样会不会和残疾人士形成一种很鲜明的对比,甚至伤害呢?这绝不是多虑。专业研究者肖源撰写的《人道主义背景下肢体残疾人交往的礼仪》一文介绍道,“肢体残疾人的特殊身体状况使他们普遍具有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痛苦与内心深处的自卑纠结在一起,他们大多敏感、自尊。路人异样的眼光,甚至坐在轮椅上与站立的人说话时,被‘居高临下’俯视的状态,都会让他们心生不快。与肢体残疾者如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如果时间超过一分钟,交谈者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此时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最为根本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给对方一个平等的心理环境。”
显然,目前的做法只顾展现的是美女形体,而没有考虑到选手个人的感受,甚至也忽略了观者的情感。
刚刚过去的泛美残疾人运动会上,礼仪志愿者阳光大方就好,绝不是焦点
赛事“礼仪志愿者一定要美”这套思维可休矣美女志愿者背后是老套的选美思路——女人身体美可以代表地域符号,早被批得体无完肤选美赛事一般会给胜出者冠以地域之名,比如亚洲小姐、香港小姐等。这也是选美比赛的一般思维。因为在女性处于附属地位的很长一段历史中,女人与国家、民族相联系的强纽带便是美貌的展示,这也是女人最为强大的资源,而进行评选的男性也能够体会拥有权力的快感。体育赛事选美女志愿者的思路如出一辙,都想用美女来代表一个地区的风貌。比如,《第八届残运会礼仪志愿者接受集中培训》这则新闻通稿中提及,一位筹委会官员强调说“礼仪志愿者不仅代表着浙江的人文形象,同时也是我省青年志愿者风采的精彩展示”。
韩国仁川亚运会也大打美女牌,礼仪志愿者都来自职业学院,然而身着传统服饰的美女喧宾夺主,抢了赛事本身的风头
用女人的美丽来代表地域这套说辞早就被众多有识之士批评得体无完肤了,几大国际选美比赛都日渐式微,国内的选美赛事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便知道,若是一个地区文化丰富、吸引力强,根本就不用拿美女来代表什么,顶多是请长得端正的礼仪志愿者身着传统服饰,来展示一些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来延续这一套。如此一来甚至让人有理由怀疑这仅仅是利用展现地域人文美等说辞来满足一些人看美女、选美女的趣味。
志愿者同样也是“赛事缔造者”,而不是“花瓶”伦敦奥运会让许多志愿者都十分感动的是,他们被官方称之为“game maker”(赛事缔造者)。这个词语将他们的付出、和赛事的紧密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显然,国内的美女志愿者并不如此。一般来说,赛事主办方都会和学校来合作,后者顶着这项“政治任务”来找学生。另外,也有一些人很主动地报名礼仪志愿者,仅仅是因为这个履历能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而已,对赛事或者当志愿者并不热衷。无论哪种情况,都实在是没志也没愿。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的志愿者招募宣传画,志愿者是赛事“缔造者”不是“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