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省科普志愿者
来自内联升的志愿者为地区百岁老人穿上福履
一群来自内联升等几家老字号企业的年轻人,一群热心志愿服务的党团员,聚集在一起包户进门为社区的老年人服务,送点东西、洗洗衣服、修一修家用电器,哪怕就是聊聊天,这些琐碎的小事,他们持续了8年,这就是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的金龄相伴老字号企业综合包户助老服务队。
2007年6月,大栅栏街道团工委联系辖区内的内联升、张一元、同仁堂、瑞蚨祥、老舍茶馆和京都公司的6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成立了老字号企业综合包户助老服务队,大栅栏街道的志愿者服务源远流长,早在1983年,街道就开始尝试包户服务,即让工作人员与需要帮扶的人结对子,像包产到户一样承包对方的服务内容,只是当时还不流行志愿者服务的说法,在当时的语境下,这些行为更多被冠以学雷锋活动的名义。
专门成立助老服务队,有现实需求。大栅栏街道团工委书记朱冉介绍,街道辖区人口总共5万出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万多人,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北京市平均水平,已然是重度老龄化区域。
在这万名老人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都不在少数,他们对志愿服务需求量很大。辖区内老字号企业众多,有的早已开始了志愿者服务的尝试,比如,内联升就在2000年成立了专门的青年人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义务服务,但是,老龄化趋势在加速,需求也在翻倍,大栅栏街道团工委看在眼里,他们从中组织和联络,让张一元、同仁堂、瑞蚨祥、老舍茶馆和京都公司的5支青年志愿者队伍,加上内联升的服务队,这6支服务队共同组成了金龄相伴志愿服务队。
这支服务队还有个较长的名字——老字号企业综合包户助老服务队。朱冉介绍,包户服务,是他们最大的特色。企业要与辖区孤寡老人签订一助一综合包户协议,由企业对结对老人提供定制服务,包括重点节日走访、日常生活照料和定期亲情心理慰藉等。
朱冉介绍,经过多年实践,他们发现包户服务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有的学雷锋容易一阵风,‘学雷锋日’过后就无下文了,志愿者逢年过节来过一次就消失了,这对于有持久需求的老人来说肯定不行”,而他们签订包户协议后,在辖区内上班的志愿者们就需要根据协议内容为老人提供义务服务,街道团工委负责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做台账记录他们的服务时长和内容,同时还负责监督。
这个志愿服务队,217人中三分之一为党员,其余都是团员,而在整个街道的注册志愿者达到2200多人,其中四分之三为党员,这也让街道非常自豪,他们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内打出了品牌,获得了老人们的认可,还坚持了下来,在这座大都市的“几何中心”,默默地重复着温情的故事。
文/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