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宇
最初听到雷锋这个名字是上小学的时候,一篇课文讲的是雷锋雨夜送大嫂回家的故事。那时,年幼的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就是做好事、当好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雷锋的事迹似乎慢慢地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和生活。已上中学的我渐渐被课业所累,无暇顾及其他。可是,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和歌曲《对待》使雷锋叔叔似乎一夜间又回到我们的身边:雷锋没有离开我们,雷锋精神也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深深地藏在了我们的心底。当画面定格在乔安山的儿子接起青年志愿者的帽子时,我仿佛感到自己也继承了雷锋的精神和意志。那时,我心中的雷锋精神就是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上大学了,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青年志愿者行列。当戴上那顶红色的志愿者帽子时,我再一次想到了雷锋精神。在当志愿者的几年中,我做过义务家教、当过社区义工、资助过困难学生、为地震灾区捐过款……可我又迷茫了,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学雷锋吗?作为大学生的我,该怎样发扬雷锋精神呢?带着种种疑问,我重读了《雷锋日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明白了,学习雷锋精神不是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作为大学生的我,就要学好一技之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了,我真正融入了社会,却发现曾经的无私帮助变成明码标价的有偿服务,曾经的助人为乐变成事不关己的旁观态度。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渐渐被有些人认为是“傻子”。可是,当我走上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时,我看到了一群群朴实无华的百姓;看到三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基层的老支书,兢兢业业为百姓服务;看到十几年连续坚持无偿清扫乡村公路的老人;听到“红领巾”在公交车上说“爷爷您坐这里”……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表象所迷惑,雷锋精神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它永远都不会过时。雷锋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他始终就在我们身边。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