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要闻 > 正文

2015年度中国慈善公益盘点:如何保护留守儿童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6-01-11

来源:慈善公益报

  2015年度中国慈善公益盘点·留守儿童

  如何保护留守儿童

   随着2016年的到来,对于很多留守儿童而言,迎来了与其父母相聚的团圆日子。这一天,孩子们苦等了一年甚至期待了更久,由于父母亲等监护人的缺位以及必要的关爱和保护制度的缺失,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在2015年遭受了太多的“不应该”。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100多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年幼的他们多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甚至有时孩子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仅2015年以来,我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留守儿童悲剧事件,留守儿童保护制度的建立急不可待。

   缺少制度保护

   “危险和困境可能不容易消失或者改变,唯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儿童的利益。”这是201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儿童保护座谈会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童小军的肺腑之言。

   在这次座谈会上,女童保护组织向参会的代表、委员们提交了“应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四部委意见,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尽快建立健全保护儿童的政策制度,废除对儿童有歧视和污名化的嫖宿幼女罪”等相关提案。

   而就在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取消了嫖宿幼女罪。像“女童保护”这样致力于儿童保护的民间组织在我国并不罕见,这些组织的救助范围涉及助学、助教、提供营养餐、捐助冬衣、心理关爱、防性侵教育等多个领域,我国留守儿童的境遇也在因政府、民间等多方的联动及制度的完善发生着改变,只是我们期望,这改变的脚步能快点,再快点。

   贵州省毕节市是我国的经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现象普遍。2015年6月,毕节留守儿童家中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震惊全国,让我们心痛不已。据了解,2012年毕节留守的流浪儿童被闷死在垃圾桶事件后,毕节宣布每年拿出6000万元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服农药事件调查中,据村民反映,孩子们并不缺少吃穿,主要是没有人来安排他们的生活,没有人照顾和关心。

   长期关注贫困地区儿童问题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两难,大多数外出务工父母生活的环境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或者是他们无力在城市抚养孩子,留在农村又无人照顾。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对儿童的心理关爱尤其缺少,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贵州省毕节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职责是学校和老师无法代替的”,因此,政府不是要越俎代庖地替家庭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而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甚至法律手段,让每一个家庭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来,从而在源头上杜绝“生而不养”现象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各种对象准确、制度健全的“救助”措施,这才是为孩子好。

   “家长不在身边,缺少关爱仅是一方面,无人灌输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必要教育,也使留守儿童处于危险境地,”“女童保护”基金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我国遭受性侵的儿童多为乡村留守儿童,孩子们自己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家长和学校也不会和孩子谈及这一话题的情况下,孩子不知道何为性侵害,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当遭遇了性侵时,他们往往不敢说,也不会描述。由此可见,教育的缺失也是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卢迈认为,公共责任和家庭责任并不矛盾。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家庭责任的缺失,将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现代社会的进步在于,政府和社会负有扶助和保障之责。

   探索保障路径

   据记者从民政部和教育部了解到,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民政部提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在依托有关部门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2015年11月2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态势良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继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生活条件,各地还普遍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动态监测机制,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环境。

   关爱儿童的公益项目也应运而生,2015年11月10日,中华慈善总会协同全球联合之路发起的“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联合全国各地慈善会共同负责实施,地方慈善会负责“关爱儿童之家”的建设及日常管理与维护、志愿者招募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由各地慈善会根据关爱儿童之家使用及管理指导意见制定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关爱儿童之家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妥善保护,使孩子们受益最大化。

   “一个国家的儿童保护体系应包括四个要素,”童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一是价值理念,二是体现价值理念的正式文本,如法律、政策、规章制度,三是执行和落实法规政策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四是保证组织架构良好运转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前两个要素构成的是政策体系,后两者构成的是服务递送体系,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的《中国中西部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2015)》指出:针对中西部农村留守女童面临的家庭服务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学校保障功能有限、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等现状。政府、学校、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家庭等责任主体,都应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以留守女童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人身安全、生活照顾、教育辅导及健康卫生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形成留守女童社会支持体系。

   对此,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认为,社会化过程对小孩成长尤为重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让儿童与父母能够在一起,而这需要城市更加厚待流动人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名誉院长陆士桢建议:我国要建立“一体两翼”的儿童福利体系。“一体”主要以政府为主,在立法、司法保护、政策构建、资金支持发挥主导作用。“两翼”是指民间组织和社区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各自的优势,社区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基础性的服务,民间组织应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记者 权 敬)

【责任编辑:李博晶】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聚焦
地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