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胡建兵
河南外来农民田桂荣因关注环保而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物,还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田桂荣出名后,她的环保公益活动没有停止,生活却变得越来越糟。多年做环保公益活动而欠下50万元的外债,疾病又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了还债,她甚至打起奥运火炬的主意。(1月6 日河南商报)
田桂荣是河南新乡一位普通农民,20多年前,她和家人来到新乡市做电池生意,当她听说废旧电池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后,便在当地的报纸上发了题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议书。后来,她开始走街串巷,以每节2分钱的价格回收废旧电池,再把这些废旧电池交给相关部门处理。2001年9月,她又自费创办了全国首家民间环保网站;2002年成立了中国首个农民环保组织——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虽然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但是,做慈善最重要的原则便是“量力而行”。一个做电池生意的外来农民,收入不多,在异乡要维持日常的生活都很困难,但田桂荣坚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甚至借款,去回收废旧电池交给相关部门处理,目前负债已达50万元左右。田桂荣这种热心公益的精神可以说是感天动地。但公益不需要倾家荡产,更不需要无谓的“自我牺牲”,“负债做公益”不值得倡导。
田桂荣把自己全部的积蓄用于公益,自己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现在田桂荣自己疾病缠身,又无钱看病,家人不但吃不饱,穿不暧,还得为她背负50万元左右的债务,家人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的罪才能帮她还清这些债务。现在田桂荣一家人只得让别人救济过日子,但田桂荣还在筹钱继续做公益。只顾自己一门心思做公益,完全不顾虑其他因素,对于他人宽容、对自己家人严苛悭吝。这样的慈善不具备可持续性,还有可能走进死胡同,造成恶性循环。笔者以为,这样做公益违背了公益慈善的本意,没有什么意义。
田桂荣“负债做公益”也连累了他人。之前跟着田桂荣做公益活动的那些志愿者,在田桂荣困难的时候,愿意把钱借给她,可是现在,田桂荣欠这些志愿者的约40万元却迟迟不能还上。其中,曾经借钱给田桂荣的一些公益志愿者生活也相当困难,田桂荣这样“借钱还不上”,不仅违背了公益的本意,而且让人感觉有欺骗的感觉,这会影响公益的名声,因此,这样的“负债做公益”不值得提倡。
田桂荣“负债做公益”,现在欠了一屁股债,不仅现在需要社会各界去援助她,更可能会因欠债还不上而背负一系列官司。田桂荣被迫无奈,准备拍卖奥运火炬还一部分债务,但即使拍卖了火炬,也远远还不上债务。假如真的官司打起来,不仅让“公益模范”的声誉扫地,还使曾经支持过她做公益的有关部门,报道过她做公益的媒体等十分难堪。
用自己的钱做公益,这样的精神值得赞赏,但做公益必须量力而行,千万不能为了做公益而不顾家庭,不顾别人更不顾公益的名声。如果我们媒体不顾实际,一味地对这样的做公益的典型无限拔高,可能让他们背负更大的包袱,上去了就再也下不来,从而不仅让田桂荣这样的“公益典型”陷入尴尬的境地,也使我们的公益事业十分难堪。(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