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2008级本科生刘星刚刚开始在本校读研,并兼职担任新生辅导员。面对班里的贫困生,他的首要任务是鼓励他们,不要用与生俱来的自卑把自己包裹起来,而是要战胜心中的障碍。
与同龄人相比,刘星经历了更多的坎坷:母亲所在的工厂濒临倒闭,基本工资都发不出,高三时父亲又去世,大一时自己肌肉撕裂,险些截肢。
刚进大学时,刘星被学院选为肯德基“曙光学子”,并获得4年共两万元的资助,还有机会去肯德基餐厅打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餐厅工作了600个工时,端盘子、打扫厕所、拖地,不会骑自行车的他开始学着骑车,在北京城里送外卖。打工期间,他学会了和不同的人沟通。
刘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作为过来人,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我会告诉他们一定要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家里摆脱贫困。不然,你会和他们一样永远贫困。”
同在肯德基餐厅打过工的中国农业大学2005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张旬,在学会了炸鸡、和面的同时,还深受“为客疯狂”的理念影响,做什么事情都干劲十足。本科时,他是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现在保送到中科院地理所,当上了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主席,“现在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工作,都带着这股子拼劲,充满激情地去工作。”
2002年,肯德基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与一般的助学金不同的是,曙光基金不仅提供经济上的资助,还让大学生到餐厅打工,并在学校成立“曙光公社”,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曙光基金一期在全国19个城市的42所大学实施;2009年,曙光基金二期扩展到26个城市。据介绍,曙光基金一期、二期资助总额超过8000万元,逾1.5万人次从中受益。
对“曙光学子”们来说,工作很累,成绩却是最好的。张旬一直是系里的专业排名第一。刘星则一边打工,一边将学分绩点从大一上学期的3.3提高到大二的3.7,大三时还取得过4.0的满分绩点。2011年,他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在中国农业大学,像张旬、刘星一样的“曙光学子”还成立了“曙光公社”,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完成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蜕变。“作为贫困生,要时时带有一颗感恩、向上的心,这种感恩不是对某一个人,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张旬说。
张旬印象最深的是去北京月坛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他们给老人洗脚、捶背、演小节目,带来年轻、阳光的气息。“虽然自己是需要帮助的人,但我们也能帮助别人。敬老院的老人没有自理能力,已经没有办法与生活抗争了,而我们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只要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想改变,就能够改变生活。”
虽然毕业已经几年,张旬还常和其他的“曙光学子”一起聚会。他们经常计划的一件事是,以后有能力了,一起建个希望小学。“无论怎么样,都要对社会作贡献。”他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