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益时报网
被拐女孩成为乡村教师并获得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这事已经传遍网络。郜艳敏1994年被拐卖到河北曲阳下岸村,后来成为这个几百人小村庄的小学教师,并获得“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此事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以扭曲的价值观,为这位被拐妇女的坚忍和善良立传。
郜艳敏被拐是在20余年之前,在屡次被表彰的同时,被拐的经历也都会被提及,然而这些年来,只有善被彰显,恶却被略去,为了现在的和谐美好而对之前的惨痛经历不再追究。
事实上,对受辱而坚忍、服从的妇女进行表扬,反之则不齿的案例从来都不少。“严肃八卦”作者萝贝贝提到了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阿霞》、寻人节目《等着我》中鼓励被拐后逃走的母亲回来找自己的孩子,“文史砍柴”作者则提到更古老的一个例子:扈三娘被俘到梁山嫁给王英并英勇战斗成为烈士。
现在,每一篇谈论此事的热帖中都是一片愤慨之声。但在此事之前,大家在广播、电视、报道中看到类似或相关的事件,会直接想到“这是不对的”,还是模棱两可,又或者觉得如果以后好好相处回去也未尝不可?《公益时报》与新浪公益、问卷网联合推出此次益调查。
现实是复杂多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网友曾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过拐卖事件,其中17.96%的网友曾在生活中见过或听说过类似案例,56.76%的网友表示在媒体上看到过。
41.98%的网友表示,在听说郜艳敏事件之前,自己对拐卖事件的观点是一定要追究拐卖妇女者,知情不举的公职人员更应严惩。
了解了郜艳敏事件之后,43.21%的网友现在认为,应该严惩买卖双方,打击拐卖妇女组织,让所有被拐妇女可以选择重新开始。29.01%的网友则认为如果以后能好好相处,留在家庭中对自己和孩子都好。16.64%的网友认为当事人自己放弃改变的话,外界不好说什么。
网友留言:
桃桃养颜:
成也好败也好,都是网民和社会强加给她的,社会本来就是这样的,干嘛要这样抓住不放啊。
ponymolly:
追究买卖同罪,不买就没有卖,就没有悲剧的发生。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
打拐追责,并非像媒体所暗示的“她都已经这样了你们为啥不放过她”的言论,也并非她所代表的被拐妇女群体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是买卖人口背后的不作为,是把脓疮变感动的宣传治理,是长久的女性权益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