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夏俄巴营地 摄影/笨笨
一块单调、灰暗、难以想象的艰难之地,依然古朴宁静,看似空阔但并不孤独。
——乔治•夏勒
庆铃车驶出了青藏公路,进入泥泞的山路,就这样我们告别了保护站,告别了通讯,深入曲麻莱县措池村开展野外考察。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本次野外考察营地——夏俄巴山营地。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内心的小激动难以抑制。营地帐篷驻扎在夏俄巴曲旁,对面便是措施村民所信奉的夏俄巴神山,庄严而静谧。此时的夏俄巴神山仅剩山顶的零星积雪,灰褐色的山体裸露在外,山脚则相对多几分葱绿的草色,整座神山颇具层次感,给人以一种神圣之感。视线沿夏俄巴神山向四周延伸,只见片片空阔的草原和小山丘,杳无人烟。
这里景观单调,放眼望去,没有树木,有的只是连绵不断的高原草甸和沙石;这里人迹罕至,除了本地的放牧人家几乎无其他外来人员,而你在方圆几公里之内也基本见不到一户人家;这里通讯不便,没有最基本的通信网络,同村的牧民间使用对讲机交流,与外面联系就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了。
简而言之,这里几近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在很多人看来,这片土地荒芜、单调,充斥着强烈的孤独感。
但是我认为,alone, but not lonely.
草原和山丘 摄影/郭子
这片土地不孤独,因为它孕育着众多高原生灵,充满了野性。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时常会忘了与自然亲近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时常会自大的认为我们就是整个世界的主体而忽略了其他生物平等的存在。然而这片土地会让这些想法颠倒,荒芜的土地上人烟稀少,但有大量野生动物在此恬静、自由地生活。说白了,就是野生动物比人多。这里有针茅、委陵菜、雀儿豆、绿绒蒿等独特的高原植物;这里有充满灵性的高原动物,喜欢45 °仰望天空思考人生的鼠兔、身形矫健并总是昂首前行的“自信哥”藏野驴、拥有心形白色臀斑的“白屁股”藏原羚、独具优雅白唇的珍贵白唇鹿等等。这里是众多高原生灵的乐土,这片土地不孤独。
高原生灵 摄影/笨笨
这片土地不孤独,因为它让你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夏俄巴山营地通讯不便,没有网络,手机在这真的就变成了一“板砖”,除了观察野生动物外亦无其他活动,每天的驻营生活比外面的世界要单调乏味得多。但是我在这片土地上却未感到丝毫的孤独感,反倒会觉得这里让我感到安静和舒坦。究竟是何种缘故?为何较于喧嚣的繁华都市,这片空阔、单调的土地带给我的孤独感无增反减?我试图给了自己一个浅显的回答。除去自身对野生动物观察的喜好外,空荡的高原土地给予我舒适感而非孤独感或许是因为在这里,我就是最真实的我。在城市中,我们容易带上各种面具将部分乃至全部的自我掩盖,将真实想法有所保留,正因此我们时常有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而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你我无需掩盖自己,无需将真实想法保留,这里的我就是本我状态,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和压抑也就无从说起。写到这,恍然大悟为何在藏区牧民的脸上总能看到那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笑容。这里的草甸雪山懂我的本真,这片土地不孤独。
野生动物观察 摄影/笨笨
于我,这片土地不孤独还源于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请允许我称他为夏勒爷爷)羌塘考察经历的陪伴。从保护站带了夏勒爷爷《西藏生灵》一书到野外营地,该书主要讲述了夏勒爷爷1987年至今多次深入羌塘进行野外动物调查与保护的经历。阅读《西藏生灵》一书仿佛是在与夏勒爷爷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虽然这片土地远无羌塘无人区的荒凉和环境恶劣,但是我和夏勒爷爷仍有着不少感同身受之处。我们喜好观察野生动物,我们追求直白和透明,我们“寻求和这些动物的感情共鸣”,我们在高原之上的偏僻之地、存在之边缘感到舒适莫名,我们享受高原土地“生态之完整,荒凉之魅力,以及无拘无束的自由感觉”。
牦牛 摄影/笨笨
时常感觉夏勒爷爷和绿色江河就像是在平行时空里为高原生态保护共同奋战的战友。夏勒爷爷自1987年起便开始进入羌塘无人区进行高原野生动物调查,关注藏羚羊保护,并积极推动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绿色江河亦于1997年建立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与西部野牦牛队合作,深入可可西里地区展开藏羚羊现状调查并致力于藏羚羊的保护,推动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藏羚羊保护的关注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然想起夏勒爷爷在中国高原地区有长期开展雪豹的研究工作,绿色江河近期亦在涉及雪豹行为观察的相关项目中取得了一定考察发现,两者若有机会合作,想必会是一场奇妙的环保志士相遇。
愿我们的驻守与野外考察能如夏勒爷爷当年所希冀的,“保持高原野生动物与这片偏僻之地的约定”。
喜欢这片土地上自由的生灵,喜欢在这片土地上行走的感觉。
谢谢你,这片单调但不孤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