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头条新闻 > 正文

“五四·六一”关爱模式共筑“七彩”童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作者:共青团重庆市江北区委   日期:2012-10-12    

  编者按:自2010年5月4日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以来,江北团区委按照关爱行动“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围绕“七彩课堂”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个方面,以实施五项举措为重点,以组建四支专业团队为基础,以开展六大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探索服务新模式为突破口,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五四·六一”的关爱模式,使关爱行动“七彩课程”在全区农民工子女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江北区是重庆市的主城九区之一,是重庆市规划的信息、金融、文化艺术中心,是西南的涉外领事馆区和交通枢纽,全区总人口77.7万,其中农民工子女8049人。自2010年5月4日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以来,江北团区委按照关爱行动“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围绕“七彩课堂”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个方面,以实施五项举措为重点,以组建四支专业团队为基础,以开展六大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探索服务新模式为突破口,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五四·六一”的关爱模式,使关爱行动“七彩课程”在全区农民工子女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实施五大举措为“七彩课堂”提供保障

  江北团区委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成立了由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区教委等单位组成的“七彩课堂”领导小组,坚持共青团主导,统筹全区青年志愿者开展“七彩课堂”活动。

  一是实施关爱结对,建立帮扶机制。2010年12月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确定了38家团组织和30家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进行结对。2012年4月区少工委召开全区少先队工作会,推动全区12所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的少先队与社区共青团市民学校示范点结对,让七彩课堂“结地气”。目前我区在册结对志愿者人数达13851名,共结对农民工子女8049人,实现了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全覆盖。

  二是推动牵手互助,建立城乡交流机制。缩短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享受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丰富“七彩课堂”活动内容和活动阵地。先后有6所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与城区学校开展“城乡手拉手”结对帮扶,2151名城乡少先队员填写了“手拉手”结对联系卡,开展了“一封书信、一个电话、一句格言、一次互动,一段体验”的“六个一”手拉手活动。

  三是强化阵地打造,筑造温馨课堂。在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村、社区、学校建设团中央“七彩小屋”、“集善之家”2家,农民工子女“红领巾书屋”30所,共青团市民学校“四点半课堂”、“课业辅导站”12所,活动场地超过2500 M2 ,每所小屋和课堂均按照“七个一”的标准配置设施;每所书屋图书不少于500册。

  四是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提升服务水平。2011年9月,在全区各级结对团组织中建立“七彩课堂”联系汇报制度和评比考核制度,确定“七彩课堂”指导员42名,每月汇总“七彩课堂”活动信息,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到各点采取看、听、访的方式检查各校“七彩课堂”完成情况。年底,对服务时间长、服务效果好的志愿者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五是争取资金智力支持,探索长效机制。积极协调各级部门,按照每个课堂每年2万—5万元的运行经费予以统一配备,保障了全区关爱行动阵地的正常运转。2011年7月,团区委与重庆工商大学“北滨阳光”义工·志愿者协会共同起草的《共青团江北区关爱农民工子女“五四·六一”志愿者服务模式》申请了江北区软科学项目,并成功立项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为“七彩课堂”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组建四支队伍为“七彩课堂”奠定基础

  为有效推动“七彩课堂”的长效发展,团区委动员区内35个直属团组织、13家共青团市民学校、3个NGO组织、4所高校的四支志愿者队伍,组建“七彩课堂”青年志愿服务队,定点结对一所学校,定期开展志愿帮扶行动。四支队伍各有侧重:直属团组织重点围绕“亲情陪伴”实现一对一帮扶;市民学校重点围绕“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开展主题活动;NGO组织重点围绕“爱心捐赠”开展公益活动;高校志愿者重点围绕“学业辅导”开展活动。团区委还建立了“七彩课堂”活动联络片区,确定片区负责人,加强对“七彩课堂”志愿者培训,截止目前共开展培训100余次,培训志愿者13000余人。充分发挥“七彩课堂”指导员的组织、推动和监督作用,指导志愿者制作“七彩课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题海报,精心设计“七彩课堂”课程表,通过“七彩课堂”的深入推进,选树了一批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受到市级各大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开展六大主题活动,创新“七彩课堂”载体

  一是开办“四点半学堂”——课业辅导。“四点半学堂”、“课业辅导站”是每天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半对外开放,社区农民工子女只需提出申请就能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享受课业辅导、阅读拓展、兴趣培养等服务。根据志愿服务团队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工子女的需求,按照团中央提出的接受志愿服务时长和次数要求,设置了各具特色的“七彩课堂课程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兰溪社区开办的“绳操培训班”、瑜康社区举办的近视防治科普讲座、南桥寺社区开展的“理想点亮人生”青少年暑期读书活动、五宝社区联系“流动少年宫”开展的“送科技、送艺术、送欢乐、送爱心”四送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志趣、提高了文化素养,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与“知心哥哥姐姐”结对——亲情陪护。团区委发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体制内外的38个团组织招募“知心哥哥姐姐”,与30所中小学的8049名农民工子女结对,两年共赠送帮扶物资88万余元;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了“知心哥哥姐姐”聊天室,陪孩子们聊天,进行心理疏导;开通“知心哥哥姐姐”信箱,与孩子们建立书信沟通机制,开展“四个一”活动:周通一次电话、每月谈一次心、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每年互访一次。两年前的六一前夕,区委书记得知重庆市阳光少年获得者杨雪梅8岁撑起一个家的感人事迹后,亲自写信鼓励她自立自强,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今年六一当天,复盛镇村官志愿者发起了一台题为“爱的抱抱”的主题活动,通过自编校园心理剧《留守心声》、现场心理干预和互换礼物等形式,让现场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和他们的父母落下了幸福的泪水,让孩子们学会信任和接纳别人,学会交流,增强应对挫折和艰苦生活的力量,学会更好地生活。

  三是开展“城市一日游“主题活动——感受城市。每年六一前后,团区委联合区教委、区科协等相关部门,组织百名优秀农民工子女开展“感受新重庆、体验新生活”城市一日游活动,组织参观人民大礼堂、观音桥商圈、重庆科技馆、白公馆渣滓洞、方特科幻公园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城市生活、感受城市的变化,增强对城市功能的认知,提高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

  四是实施“稻草人“安全守护计划——自护教育。“稻草人”社区安全守护计划是利用农民工子女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和寒暑假这一段时间,发动社区志愿者和校外法制辅导员到社区活动中心、校园门口、公交站点、交通要道等安全事故多发地带,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安全宣讲、定点守护、社区巡逻、快乐陪伴等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2011年,华新社区在暑假期间,针对“敲门”活动中发现农民工子女缺乏安全意识,随意给陌生人开门这一现状,组织开展了“小鬼当家”主题活动,增强自护意识,了解自护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五是开展“新年心愿征集”和“金秋助学”活动——爱心捐赠。团区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每年春节前夕,开展“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新年心愿征集活动;在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前开展“金秋助学·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2012年春节,全区共征集380余名农民工子女的新年心愿,并发动社会力量点对点实现孩子的心愿。还集中发放新春慰问金7.5万元,赠送学习用品680余套,爱心绒毯320床,爱心毛衣600余件。帮助6年前在农村被火烧伤的农民工子女王德花小朋友成功进行了右手烧伤挛缩残疾功能重建手术,圆了她张开五指翩翩起舞的愿望。近两年来,团区委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2人11万元的助学金,兑现了区委做出的 “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上不了大学”的承诺。

  四、探索一项新模式为“七彩课堂”打开新局面

  2012年,江北区将“七彩课堂”的阵地延伸至社区,挂牌建立了76所共青团市民学校,投入100万元用于共青团市民学校建设。在共青团市民学校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的设置上,始终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放于首位,探索出了 “七彩课堂”的新模式,即由原来的“学校——家庭”模式转变为“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教育新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农民工子女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管理,增强了小主人意识。这一重大转变也为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家庭厨艺大赛、少儿才艺大赛、文明礼仪行动、艺术团的成立无不让“七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专稿

【责任编辑:何欣】
相关文章:
分享到:
上海青年志愿者: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关注]

精彩图片更多>>
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既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也是共青团重要工作内容。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讯
第三期

查看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