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团中央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以来,长春团市委工作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的充分肯定。2011年6月,团中央确定将在包括长春市在内的二道区和榆树市共建设15所学校的“七彩小屋”试点项目。经过近一年的运行,通过“建”、“管”、“转”、“活”使长春“七彩小屋”的机制初步形成、队伍逐渐壮大、内容不断深化、阵地得到巩固,在全市营造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自团中央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以来,长春团市委工作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的充分肯定。2011年6月,团中央确定将在包括长春市在内的二道区和榆树市共建设15所学校的“七彩小屋”试点项目。经过近一年的运行,通过“建”、“管”、“转”、“活”使长春“七彩小屋”的机制初步形成、队伍逐渐壮大、内容不断深化、阵地得到巩固,在全市营造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一、总体思路
长春团市委“七彩小屋”建设总的思路是通过坚持“四个统一”实现“七彩小屋”建设标准化,组织动员志愿者团体、团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四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结对+接力”实现帮扶实效性,依靠“四项硬性指标”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1+2+1+1”模式促进管理规范化,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阵地功能的社会化。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四个统一”,使首批“七彩小屋”建起来。
为高质量的完成“七彩小屋”这一团中央“关爱行动”的全国试点项目。从筹建之初,长春团市委就将“科学选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全市的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全口径调研,按照团中央的要求,从181所集中校中严格筛选出30所学校作为“七彩小屋”的候选学校,并组建筹建小组分别到候选学校进行实地走访,围绕学校校舍教室条件、网线电线接入、校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辅导员队伍配备、志愿服务团队力量合理性、小屋课时量和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审查考核。最终,确定了二道区、榆树市作为“七彩小屋”项目的试点区和试点县市。在“七彩小屋”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按照《“七彩小屋”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提供40平米室内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统一按照团中央要求制作牌匾、标识、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统一要求位置进行悬挂、张贴;统一放置团中央必选设备,对自选设备根据各校上报的具体需求,由县(区)团委负责统一采购;统一划分小屋功能区,全部设置了学习辅导、读书写作、休闲娱乐、沟通谈心、体育活动等功能区,配套了电脑、电视、电子琴、书籍、体育器材、座椅等设备。15个小屋均严格按要求进行了配备。其中,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先锋乡小学、八号镇小学均单独另设超40平米的体育活动功能区。
(二)建立完备制度,使首批“七彩小屋”管起来。
为了使小屋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团市委提出了“四项硬性指标”,即每周组织志愿者到“七彩小屋”至少开展1-2次学业辅导,每月组织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至少开展1次亲情陪伴或自护教育,每半年组织志愿者带领农民工子女至少开展1次城市体验活动,每年组织1-2次社会各界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对农民工子女进行慰问捐赠。一年来,累计开展学业辅导约1120次,开展亲情陪伴或自护教育约210次,开展城市体验活动35次,捐赠金额约23.2万元。“七彩小屋”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主要采取“1+2+1+1”模式,即,以小屋依托所在1所学校为主管理,指定2人作为项目专员(学校大队辅导员+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县(区)团组织确定1名专人负责不定期对小屋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街道或社区1名专职志愿者管理员协助县(区)团组织进行协管,结对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制定“小屋管理排期表”,安排团队内志愿者骨干采取轮流值班动态管理制度。
(三)“结对+接力”帮扶,使首批“七彩小屋”转起来。
“七彩小屋”能否高效的运转,主要取决于“结对+接力”帮扶的效果,通过“七彩小屋”这一“关爱行动”阵地,将志愿者团体、团组织、团员、少先队员有效凝聚在“结对+接力”帮扶模式下。长春团市委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志愿者团体“关爱服务进校园”行动。动员全市志愿服务协会团体与15所学校结对,发挥所在领域广泛、服务功能多元的特点,依托“七彩小屋”,广泛开展学业辅导、同伴教育、青春期辅导、心理咨询等10余项专业化服务。如,吉林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与二道区腰十小学结对,运用“七彩小屋”阵地开展长期接力帮扶,并将这一模式进行推广,已与长春市32所农民工子女小学开展结对帮扶,参与志愿者近4000名,覆盖农民工子女约7600人;二是开展高校“团支部”结对帮扶。以高校团支部为单位,与15所学校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每名团员青年每月捐助1-2元钱,定期开展“五个一”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如,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20所长春高校的693个班团支部与二道腰十小学、榆树五棵树小学等“七彩小屋”所在校的全部农民工子女班级实现长期结对帮扶,实现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全覆盖。三是启动红领巾志愿者互助小组项目。以少先中队为单位,动员红领巾志愿者与15所学校农民工子女牵手结对互助小组,开展学习互帮、生活互助、书籍互相等手拉手志愿服务,现已结对约1760个。
(四)整合多方资源,使首批“七彩小屋”活起来。
随着“七彩小屋”项目的逐步推进,这一阵地也成为有效聚集资源的平台。一方面,积极围绕“七彩小屋”设计相关志愿服务项目。如,榆树团市委组织动员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志愿服务队到小屋所在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以座谈、团体心理游戏为主,电话和信件沟通为辅的方式开展“大手拉小手”心理辅导活动。还积极利用榆树市八号镇“书法艺术之乡”特色,在“七彩小屋”打造书法绘画特色“七彩课堂”。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七彩小屋”项目。榆树团市委与紫鑫盛世电影城举行“快乐相伴?放飞童心”农民工子女感受城市活动,来自7所“七彩小屋”所在校的340名农民工子女参加了活动。在二道团区委的协调下,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与《长春晚报》将1000册课外书送给二道区腰十小学“七彩小屋”。一年来,累计参加活动农民工子女约4500人次,7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专员通过吉林志愿服务网、微博、彩信微信、校园手机报等新媒体形式发布、转载活动信息。
三、工作成效
(一)探索形成了“七彩小屋”长效工作机制。纳入全市民生体系,明确的目标和职责,规范的制度和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社会多方支持,为“七彩小屋”后续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为今年吉林省第一批“七彩小屋”建设项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充分发挥了“七彩小屋”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开展“七彩小屋”结对帮扶活动,并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宣传传播手段,不仅使更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七彩小屋”项目建设中来,更让志愿者们受到很大程度的启发和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一年来,累计参与帮扶团支部约1730个,参与团员约8.5万人,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资助约113.6万元。
(三)积极营造了“七彩小屋”良好社会氛围。在“七彩小屋”这个品牌阵地的影响带动下,众多社会爱心力量纷纷将焦点转向农民工子女群体,积极奉献爱心,小屋的社会功能逐渐形成。一年来,围绕“亲情陪伴”,长春欧亚卖场当当城主动与团市委合作,组织农民工子女在父母的陪伴下开展儿童职业体验活动;围绕“感受城市”,吉林银行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与长春共成长”一日体验活动。长春新天地购物公园17.5新天地影城主动提出面向农民工子女群体成立了市内首个“共青团周末文化驿站”,定期开展观影活动;围绕“自护教育”,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长春边防检查站积极联系团市委共同开展长春市青年农民工子女“绿色警营体验行”主题活动。一年来,《中国青年报》、《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等诸多新闻媒体对“关爱行动”均进行了报道。“关爱行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成为爱心资源的聚集点。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