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崛起“大拇指一代” 志愿者温暖全城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2-02-07 来源:人民日报
他们在大街小巷竖起“大拇指”,倡导文明礼仪;他们在地铁公交车站指路释疑,搀扶老弱;他们坚守场馆商场疏导人群;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助残扶困;他们坐镇“心理热线”解人心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堪称精彩绝伦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羊城一声召唤,50多万志愿者紧急集结,高呼着“我志愿、我快乐、我成长”的口号,讲服务不讲条件,讲奉献不讲回报。忙碌在各个角落的绿色身影,构成了城市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有心人发现,每一个亚运志愿者手中都挥举着一个“大拇指”,每当遇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互帮互助等文明行为时,“大拇指”就高高翘起,表示感谢和鼓励;每当看到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时,“大拇指”则成为提示和制止。
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广州这座古老城市的新时尚,注册志愿者总数近120.9万人,纳入统计的志愿服务累计4.3亿小时,每周约6.3万志愿者活跃在全市各个行业、各个角落,并感染着成千上万的市民青年,用点滴行动,为“文明广州”、“爱心广州”添砖加瓦。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大拇指一代”。
“大拇指”闪耀亚运,让文明者感受自豪
对广州来说,亚运会、亚残运会是难得一遇的百年盛事,如何创新亚运志愿文化,突出地域、时代特征;特别是在数量有限的注册志愿者之外,激发全民“一起来,更精彩”,并通过亚运让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当地共青团组织和众多志愿者很早就展开了思考。2009年6月,深入发动广大市民、志愿者和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大拇指行动”正式启动,旋即引爆羊城志愿热,32.2万人次志愿者和100万市民积极参与,影响和覆盖人群超过200万。亚运期间,广州有10余万市民分赴全市3700余个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维持公共秩序,在公园景区、旅游景点宣讲广州文化,在60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展示城市文明……
“‘大拇指行动’之所以获如此追捧,原因在于以正向激励代替负向激励,将直接批评不良行为转变为鼓励良好行为,以积极的方式倡导文明友善新风尚,符合人性中渴望被尊重、被赞美的心理,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教授谭建光分析。
亚运期间,在和平新村当了三年交通协管员的王大姐发现,自己平日工作的岗位上又多了一群志愿者,而且多出了很多“设备”。有时,自己的哨音仍阻止不了个别市民闯红灯,而志愿者一句“你很棒”、一个“大拇指”,却能神奇地让已经迈出的腿缩回去。现在,王大姐引导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时,也开始将原来的制止手势,改为竖起一个大拇指,劝阻效果更加明显了。
来自共青团广州市委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问卷的268名交通协管员中,93.6%的交通协管员认为,“大拇指行动”志愿者出现后,乱闯红灯现象基本消失了;1263名市民中,95.6%的市民曾在街头见过“大拇指行动”的志愿者,他们认为“大拇指”在市民文明出行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83.6%的市民表示自己有时间也会参加。“人都是渴望被赞美的,好的行为被赞美得越多,就越自豪,今后就越倾向于这么做。”市民徐浩华由衷地说。
“献爱心”温暖全城,让奉献者收获快乐
梁子君、梁子贤,一对地道的广州“姐妹花”。作为亚运城市志愿者,她们奔走在越秀公园正门,为市民和游客服务,被人亲切称为“广州活地图”。子贤说:“从前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姐姐那么想做亚运志愿者,直到我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原来,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所需要,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快乐。”
近年来,广州的志愿者群体日益活跃,从粤北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从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他们总是一马当先。此次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更经受住了一次重大考验。亚运会计划招募59万名志愿者,却吸引了151万人报名,其中90%以上为“老广”。而在广州亚残运会上,有2.5万名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分布在19个竞赛场馆,50万名城市志愿者分布在6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和2139个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岗。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总时数约为1.28亿小时,其中包括“亚运会志愿时”约3066万小时,“亚残运会志愿时”约1100.7万小时,全民行动志愿者自2010年9月11日以来共奉献服务时数达8600万小时,令整个城市充满融融暖意。
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只因助人为快乐之本。随着“一起来,更精彩”由志愿者口号变成这座城市市民乐于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亚运志愿服务的成果将长久惠泽广州。
借助亚残运会契机,广州正在“化零为整”地开展多场声势浩大、影响长久的扶残助残活动。2010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之际,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合广州市残联启动“当好亚残东道主,志愿创造新生活”广州志愿者结对帮扶重残青少年主题行动,发动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团体或个人,和辖区内8岁到18岁重残青少年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结对帮扶,直至这些青少年成年。据统计,共有近1000个志愿者团队、近1万名志愿者个人参与了帮扶行动。
“助他人”净化身心,让后生仔获得成长
为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共青团广州市委面向社会招募了100个“大拇指家庭”参与体验志愿者服务。小学生李金戈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参加志愿活动,小金戈总是最抢眼的一个。活泼开朗的他充满好奇心和表演欲,在慰问城市建设工人时,他数不清的问题和童真的笑容,让大家争着和他合影聊天;在参加养老院慰问活动中,他不仅用快板表演给老人们带来快乐,还在老人怀里撒娇;在车站引导乘客文明出行时,他落落大方地维持秩序,稚嫩中显出几分成熟稳重。
对于儿子的表现,身为志愿活动“热心妈妈”的母亲始料未及:“儿子比较活泼开朗,但也很调皮,在学校里没少被老师告状。没想到在参与志愿活动中,他表现得这么好,更没想到,志愿活动还改变了他,把他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小男子汉了’。”
小金戈的变化,正是千千万万“大拇指一代”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身心升华和个人成长的生动写照。这代人的精神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内在精神,青年一代人的成长则决定了城市未来二三十年的公共文明水平。
关爱、助人的甘泉能否在广州汇溪成河,并长盛不衰呢?事实证明,亚运会、亚残运会中的志愿服务,曲终人未散,经过历练而成长起来的“大拇指一代”,正将志愿精神、志愿文化代代相传,传授给更多的后生仔,沉淀到未来的城市文明中去。无怪乎一位研究岭南文化的专家坦言,亚运之后,志愿者文化将成为广州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广州人善举将不断攀升,“广州人精神”将越来越丰富,广州城市的文明形象也将愈发彰显。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