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郭旃:争取5年恢复地震灾区文物原貌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2-27    来源: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作了“中国四川地震灾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报告,对地震中所造成的文化遗产损失情况向与会各国专家学者们做了大致的介绍。会后,郭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中国政府及其文物部门针对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文化遗产损失展开抢救和修复工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解答。

  记者:这次四川地震之后,您和国家文物局的其他相关领导们一道深入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能否介绍一下这次地震中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

  郭旃:在地震灾区,有许多省、市、县级的文化遗产和数以万计的可移动文物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伤损和险情。截至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共收到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湖北7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关于文物受损情况的报告,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292件。

  记者:您能否具体描述一下这次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的情况?

  郭旃:这次罕见的地震灾害影响到中国的两处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及都江堰”和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一处预备名单上的文化遗产――“藏(藏族)羌(羌族)碉楼与村寨”。“青城山及都江堰”的附属建筑,主要是二王庙,其中尤其是后来历代添加的地面建筑,有比较严重的倒塌,几座时代不很久远的殿堂已成废墟。古代水利工程的主要部分――鱼嘴部位和分水的宝瓶口、飞沙堰,都安然无恙。鱼嘴尖部现代人工添加的水泥层面出现了约20米的裂缝,但不伤及这一部位的整体安全。

  此外,“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观察、防护、救济等设施也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大熊猫繁育基地有两只熊猫走失和一二只伤亡。令人揪心的是野生熊猫的栖息地面积很大,范围很广,地震后造成的山体滑坡、大地变形、道路阻塞、植被破坏和管理人员伤亡,使得对大熊猫生存现状的及时、准确了解变得愈发困难。

  还有,之前我们一直担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的藏羌碉楼会受到严重损失,结果石块垒成的碉楼奇迹般地经受住了特大地震的考验,只有4座倒塌,其他千百座碉楼仍然屹立,仅是出现了一些裂缝。这再次印证了碉楼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

  记者:目前国家文物局针对这次汶川地震受损文物的抢救和修复都开展了哪些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郭旃:地震之后,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建筑、考古等各方面专家组多次前往灾区进行实地考察。目前,整个灾区的地震遗址保护规划委托了国家文物局的大遗址规划保护基地去尽快完成。像都江堰这样的世界级遗产地的抢救和修复工程最快会在一个月内就展开,具体项目将在都江堰二王庙和伏龙观两处古建筑之间选择其一。另外,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汶川等地区,因为交通的不方便,还有抢救人的生命和防止次生灾害的工作目前依然繁重,所以目前全面展开大规模维修的条件还不具备。

  记者:这些文物遗产要恢复原貌难度大吗?

  郭旃:从目前看来,都江堰恢复原貌的情况要比预想的好。因为都江堰的整个地源情况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像北川等地重灾区那样严重的山体滑坡、地震断裂等情况。总的来说还都是一些局部的建筑倒塌,整个山体和整个基础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再加上它所处的交通条件都比较好,所以我想都江堰、二王庙等经过加固维修,能够尽快地恢复原貌。至于其他的受损文物遗产还不好说,得看后面修复工作全面进入展开后的情况而定。

  记者:那么您认为这次对于地震灾区受损文物遗产地的抢救和修复工作中的难点主要有哪些?

  郭旃:因为地震的影响面非常广,除了两处世界遗产地之外,还有很多省级的、县市一级的文物受损,有的损毁很严重,有的完全倒塌了。所以,这次抢救修复的工作量会很大。此外,遵照文化遗产维修的真实性原则,会有很多一系列的具体规则和要求,不是说有了足够的机械和施工力量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大量具有技术和文物保护意识的专家参与其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这方面的专家人才很紧缺。将来我们也会考虑和国际同行合作,在可能的领域会邀请国际上的一些专家和我们一起参加到这项工作当中来。

  记者:您预计整个地震灾区的文物修复抢救工作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郭旃:目前看3年能够基本完成所有的抢险加固维修,5年能基本恢复原貌。这只是现在大家的初步估算,到时能否提前和推后还不好讲。

  记者:整个资金投入需要多少?

  郭旃:大概会投入60亿元。

  记者:这次地震灾害对我们国家今后文保工作有何启示?

  郭旃:从世界遗产保护角度来讲,防灾一直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而地震灾害又是经常会发生的,所以我们将来在遗产保护过程当中要把防灾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内容。过去,我们强调加固维修、保护遗产,已经开始注意真实性、完整性方面,但是在防灾标准方面相应的准备措施还不充分。所以,我想以后我们工作无论是制定规划、政策还是实际准备工作中,应当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把防灾作为重要内容。另外,对于可移动的文物,我们可以把它们集中到一些相对防灾设施比较好的博物馆里保管,这也是从这次地震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