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成图书室,不离开汶川 ——记坚守在汶川龙溪乡的最后一个志愿者高大江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23 来源:
最后的志愿者高大江
27日中午12点,成都阴雨绵绵。皮肤黝黑,满脸胡子的高大江经过一路打听,来到川陕立交附近的一家物流公司,取到了一批从河南送过来的图书。他要将这批重80斤的书籍背回汶川龙溪乡,建一个农村图书室。作为坚守在汶川龙溪乡的最后一个志愿者,他要在离开前完成他的心愿。
背书回汶川希望建成图书室
34岁的高大江是北京一家法国发型公司的理发师,月薪数千。地震后,他来到安县、汶川等地做志愿者。昨天是他第5次来成都,之前每次来,都是为灾区采购物资。因为龙溪乡最后一批志愿者也在一个月前离开,高大江不得不一个人背着80多斤书籍,在陌生的成都沿途打听路线。为了节约钱,他转了4、5次车才将书带到都江堰朋友的家,明天再往汶川龙溪乡背。这是他给龙溪乡7个村募集到的一批农业图书——高大江一直想完成给龙溪乡建一个大型农业图书室的心愿,然后没有遗憾的回到北京。
本想理发却扛着石头建房
5月29日,高大江带着理发工具来到安县——他最初的想法是只给灾区人民理发。在听说很多村民没房子住后,他加入到建房的队伍中。凭着自己学的一些建筑知识,他开始画图纸、找木头、选地点、买材料。为了买到结实的篷布,高大江冒着暴雨在高速路上拦车,然后跑遍了成都买篷布的地方才买到合适的篷布。为安县农联村盖好28间过渡房后,高大江拎着理发工具,走进这28间亲手盖的房屋内,给村民挨个理发,然后回到了北京。一星期后,高大江接到安县农联村书记张兴东的电话,张书记希望他回去帮其他的村民建房。高大江再次来到安县,结束安县的援建后,他决定留下来。
随着其他志愿者,高大江随后来到汶川龙溪乡联合村,一到村口高大江就闻到扑鼻而来的恶臭。原来地震震垮了大部分建筑,导致800多号人没有一间厕所,遍地污物直接流进河里。“而村民天天就喝这条河里的水!我决定先帮村民修个厕所。”就这样,七八个人,顶着烈日,敲开巨石,搬预制板。一个星期后,一座有22个蹲位的厕所建成了。“看着第一个向厕所跑去的村民,我特别兴奋。”高大江笑着说。
农业图书室七个村各建一个
在汶川,他发现村民们都有着强烈的欲望——把地种好。但就是不知道该种什么,怎么种。一个大胆的念头诞生了:他要为龙溪乡7个村的村委会各筹一个农业图书室。高大江将这一想法告诉了他所认识的志愿者,没想到回响十分强烈,支持者甚多。每次高大江都会把募集到的书,平均分配然后爬3个小时的山路送到各个村去。“我已经跟乡政府联系好了,他们在各个村上定点提供房间作为图书室,我离开以后,所有的图书可以在这借阅。”高大江说,“我会加紧募集图书,争取为直台村、布兰村等7个村子各建一个图书室,完了就回北京来了。”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