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工地赶来赈灾的农民工志愿者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6 来源:
“你是一个农民工,为啥要去四川抗震救灾?”这是自汶川特大地震以来,郭昊东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在新闻里看到北川一所学校坍塌、学生死伤很多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以最快的速度到灾区去。”他说。
今年29岁的郭昊东,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一个贫穷的小山村。2002年,他怀揣300元钱开始闯荡京城,短短6年时间,当初只会搬砖的“打工仔”成了一个“农民工老板”。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郭昊东刚刚完成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外观装饰工程,准备转战天津滨海新区。5月16日,他带着公司25名宁夏籍农民工,揣上10万元现金,乘飞机赶赴四川参加志愿赈灾。
当天中午一下飞机,郭昊东就带领他的“宁夏农民工志愿服务队”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等待工作人员统一安排救灾任务。由于要求去灾区一线的志愿者太多,直到晚上6时,他们还没领到任务。郭昊东急了,大声喊起来:“我们是奥运工地来的农民工志愿者!”红十字会负责人被他迫切的心情感动,决定专门协调车辆,送他们去受灾较重的什邡市湔氐镇白虎头村。
第二天一大早,郭昊东买了两万元的食物、饮用水和救灾帐篷,乘车向什邡市进发。
白虎头村79岁的杨秀萍老人,在地震中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从郭昊东手中接过救灾物资和现金时,感动得老泪纵横。墙倒屋坏的惨状和失去亲人的痛哭声令郭昊东难以忘怀,他掏光了所有口袋,将带来的物资和现金全分给了灾区群众。
什邡、元坝、安县……地震灾区处处留下“宁夏农民工志愿服务队”的脚印。在安县茶坪乡,他们用60多个小时,协助武警官兵帮助当地140名村民脱险。在青羊区爱心家园,他们给灾区的婴幼儿买了奶粉、白糖、痱子粉等生活用品。
“有个3个月大的婴儿,奶奶在地震中去世,母亲才21岁,连奶粉都不会冲,看得人心酸。”郭昊东边说边给记者看他手机中储存的孩子照片。前两天,孩子的母亲发短信告诉郭昊东,“娃娃一直在拉肚子”。放心不下的郭昊东,又给母子俩汇了800元钱,并答应过一阵再去灾区看她们。
在灾区的十几天里,郭昊东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体重下降了20多斤。可他还是觉得自己为灾区人民做得太少。“都是国家的政策好,我们才能挣到钱。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农民工也应该出一份力。”他说。
去灾区当志愿者并非郭昊东一时冲动,就像他的泥腿子施工队能承揽奥运工程一样,绝非偶然。
“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市场是个丰富的大课堂。”郭昊东认识到,外出打工不单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长见识、学本领,实现“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从到北京打工起,郭昊东就成了首都图书馆的常客,甚至还不怕“丢人”地跑到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蹭”讲座听。郭昊东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转变,还“逼”着一起出来打工的兄弟一起转变。他从书店买了3万多元的图书和影像资料,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对公司的农民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艺技能。
这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队伍承揽了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玻璃幕墙的施工任务。面对世界上从没有过的施工技术先例,郭昊东和他的“技能型”农民工团队,用“土洋结合”的办法,攻克了一道道高难度的技术难关。
因为参与抗震救灾,郭昊东在工程上损失了几十万元。对此,这个憨厚耿直的西北汉子说:“人一辈子不能只想着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让很多人高兴,自己才能幸福。”
他还告诉记者,现在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参与灾后重建。“希望全国各地有更多农民工和我们一道去灾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灾区的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郭昊东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