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云南省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4    来源:团中央

  按照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关于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题调研的相关要求,共青团云南省委结合地方实际,选定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临沧市等七个州(市)开展调研。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杨国宗高度重视此次调研,亲自带队深入大理祥云市、丽江永胜县开展调研并举行座谈会。其他州(市)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蹲点调研、重点访问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

  一、调研开展情况

  组织开展专题座谈会9次,参与座谈人员298人;发放问卷651份;重点访问10户典型家庭;走访州(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单独访问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108人。

  团昆明市委主要针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群体,深入城市农民工子女聚居街道社区、农民工子女学校等地开展调研;团曲靖市委主要针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群体,深入农村乡镇等地开展调研;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临沧市团委针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两个群体,结合实际确定一个县(市、区),指导其团委在本地基层开展调研。

  二、我省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人口为4514万人,农村人口3087.4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64岁,女16-64岁,下同)为203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截止6月,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6.68万人。

  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可概括为: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截止07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二是分布广,不均衡。全省16个州市都有分布,人数不等。三是留守早,时间长。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三年以上的占34%,一年至三年的占31%,四个月至一年的占35%。四是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省外务工的占53%,在省城务工的占17%。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经常保持联系的占46%,偶尔联系的占46%,从不联系的占8%。每年能与父母能见上一面的占30.6%,多年才见一面的占22.2%。五是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流动儿童”(随父母一同进城的农民工子女)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安全领域,成长环境堪忧。

  分析此次专题调研州(市)上报数据,被调研地留守儿童比例占到23%左右,年龄段主要分布在6-15岁,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的情况较多。

  经过调研,农民工子女最需要帮助的事情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需要亲情抚慰。75%左右的留守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缺少关爱,特别是缺少亲情方面的关爱;20%左右的教师认为缺少关爱的孩子不太好管理;8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和90%以上的农民工认为农民工子女在亲情抚慰方面最需要帮助。二是在教育方面需重点解决经济困难及户口跨地域等问题。90%以上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孩子由于户口原因无法送进城市公立学校读书,民办学校费用又无法承受,只能让其继续留守农村;90%以上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和城市学生应享有同等待遇;4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由于经济困难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学校,可能会受到城市学生的歧视,3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有自卑感。三是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需要改进。90%以上的农民工及75%左右的农民工子女认为农村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农村学生教学教育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改进;60%左右的教师认为教学设备的不完善是制约教学教育质量,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最大瓶颈。

  党政、媒体及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子女的校外教育问题。由于很多农民工子女是双亲外出,放学或放假后大部分是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而农村老人文盲或半文盲较多,无法对其进行辅导,导致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则回家后就放任自流,不加于管束,使很多农民工子女沉溺于上网或混迹于街头,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农民工子女的思想状况问题。很多农民工子女常年见不到父母,认为父母只看重钱财,不关注自己,形成了自私、对社会冷漠、对他人缺少爱的一种思想状况,有的心理偏激,易使用暴力,甚至心理上出现偏差或其他心理问题。

  三、云南团组织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方面已开展的工作

  共青团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度关注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动员全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未成年人,开展了或指导地方团委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活动,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共青团云南省委、省志愿者协会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依托志愿者协会的平台优势,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滇沪扶贫接力计划、“青春彩云南?青帆创业夜校”、“青春出击?禁毒防艾”专项等行动的志愿者为主力,广泛开展农民工子女课外辅导、社区帮扶、心理援助、禁毒防艾知识培训等活动,覆盖众多农民工子女。指导地方团委整合社会资源开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安全问题搭建平台。

  昆明、楚雄、临沧等团组织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心理辅导和法律维权。2009年,仅昆明市服务台就通话6213次,收到留言信息2579条,安排法律和心理现场咨询46例,进校园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和法律讲座12次,总计服务中小学生共12000多名,其中近1/5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团昆明市委与市关工委、妇联、教育局、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会共同开办“昆明市公益家长学校”和“空中家长学校”,定期定点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并主动联系外来务工家长参加讲座,有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地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引导家长自觉承担起教育培养子女的重要责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少先队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各级少工委主动指导民办学校成立少先队组织,通过开展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手拉手”等活动,消除流动儿童对城市环境的不适应,增强归属感,促进全市少先队员健康、平等、共同成长。四城区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通过各种活动关爱城市流动儿童。如官渡区举办的昆明市2008年“官渡杯”“庆七一、迎奥运”民办中小学合唱比赛,让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12个学校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为这些学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盘龙区借助10个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周末提供了安排、健康、有趣的活动场所;借助3.5学雷锋日等节假日,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为他们提供子女读书、心理、法律维权的咨询,开展社区文艺表演,丰富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业余(课余)生活。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还在春节、中秋等节日看望家庭困难的流动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促进全市少年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在共青团曲靖市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共青团陆良县委自2007年至今发放给贫困农民工子女慰问金1.5万元,累计受益300人次;发放爱心圆梦资金55000元,资助35人完成学业;发放希望工程助学金80320元,受益366人次;开展为贫困农民工子女配发眼镜活动,共发放配镜卡700张,金额105000元。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活动12次,其中: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集中进行心理辅导及教育12次;捐赠图书给农村学校及农家书屋6500本,建成10个青年书屋;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成帮扶对子120对,共帮扶农民工子女120人。各乡镇团委也积极筹措资金25万元,帮扶农民工子女350人。在做好志愿者帮扶及补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工作的同时,陆良县根据外出务工者大多在20—40周岁的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并给予政策上的帮扶,鼓励夫妻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其中一人回家创业,尽量减少双亲都外出的农民工子女。

  共青团玉溪市委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始终把团结教育农民工子女做为重要政治任务。发挥玉溪市聂耳文化的优势,利用节庆日和举办重大纪念活动的契机,组织广大志愿者带领全市未成年人开展知荣明耻、尊老爱亲、知书识礼、勤俭节约、自爱自律等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忆聂耳、学先锋、聂耳精神代代传”、“弘扬聂耳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光荣的少先队”、“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传唱爱国主义歌曲”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家乡的巨变,祖国的腾飞;组织青少年参观聂耳纪念馆、聂耳音乐文化广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未成年人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云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大手拉小手—玉溪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学生法制宣讲”活动,组织60名大学生志愿者先后到玉溪市红塔区李棋中学、李棋小学和江川县前卫中学、前卫小学4所中小学中对27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法制宣讲、文艺表演、法律宣传、问卷调查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深入开展“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宣教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农民工子女学校,宣传毒品、艾滋病危害及预防知识,发放卫生科普宣传资料,增加农民工子女对毒品和艾滋病的了解,让青少年切实在心理上构筑禁毒防艾的心理防线。制作禁毒、防艾的小册子、画报等,置放于未成年人较集中的地方。向农民工子女发放爱心电话卡,增进农民工子女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共青团红河州委于2007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红河州“联通你我共享阳光”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活动主要由“手拉手”结对活动、“心连心”助学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奉献活动四个系列活动组成。在全州范围内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的农民工子女,其中“留守儿童”500名,“流动儿童”500名,经活动组委会审定批准后,由冠名赞助单位向每位受助儿童提供价值100元学习用品。帮助部分农民工子女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在全州面向社会各界招募1000名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各界青年将践行志愿精神,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奉献爱心,积极参加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为构建和谐红河贡献青春力量。将倡议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工子女奉献爱心。社会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大力弘扬扶贫济困,团结友善,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中来,为农民工子女献上一份爱心和诚心。

  在共青团临沧市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共青团临翔区委加大香港“苗圃行动”助学金申请的宣传力度,督促学校受理助学金申请时对其中的农民工子女给予特殊审理和照顾;团区委采用由团委向辖区所在学校分配名额,再由学校老师核实的方式向学校所在读的农民工子女发放“爱心棉被”,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今临翔区团委向辖区农民工子女学生累计共发放“爱心棉被”4200套;在每年的青少年服务月活动中,开展到区福利院看望福利院儿童,向农民工子女赠送书本文具,为农民工家庭文艺义演等活动;在临沧市2010年青少年服务月活动中,临翔区向各级团组织下拨的资金共达3万元;在近期的抗旱救灾中,临翔区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共350人次深入到辖区的农民工家庭进行帮扶,开展了为泡核桃苗浇水、疏通水渠、甘蔗抢收等活动,共投入资金10700元。

  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思考和建议

  关爱好农民工子女是团的基本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表现,共青团应该借助组织优势和志愿者协会平台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爱农民工子女,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开展更多的特色项目,理顺关爱农民工的各条脉络。

  一是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组织发挥共青团的力量争取政策支持,一方面在城市落实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有一个尽量安稳的家。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扶持青年农民工回家创业。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工子女需要亲情抚慰是最需要帮助的方面,而亲情抚慰最好的是父母的关爱。如能扶持更多的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在家乡就业,让更多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享受父母的关爱,同时也能解决孩子校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问题。

  二是广泛开设“周末课堂”。

  以每周末为固定时段,招募组织志愿讲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特长,依托中小学或社区,为农民工子女开展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活动,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和讲授,让他们在一个愉悦而轻松的时光里得到系统性的培训服务,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三是深入开展慰问活动。

  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民工子女聚居区,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慰问帮扶、赠送文具、文艺汇演、帮助其所在寄养家庭打理农务等活动,让他们时刻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温暖。

  四是大力拓展“手拉手”活动。

  要以团支部、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团体、少先队组织等群体为依托,与农民工子女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手拉手”挂钩帮扶对子。形成长效机制,帮助他们辅导学习、疏导心理、维权援助等。

  五是全面搭建参与平台。

  要在重大节庆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中,大量纳入农民工子女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磨砺自己。

来源:团中央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