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4 来源:团中央
按照《关于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共青团四川省委于3月3日——3月10日在全省农民工子女数量较多的成都市、攀枝花市、内江市、遂宁市、资阳市重点开展了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6场,开展面对面访谈300余人次。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川省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
四川是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8860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100余万人。由于政策经济因素限制,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据统计,全省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父母双亲在外)人数高达322.6万余人。其中,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数量最多是南充、达州、广安、巴中、资阳、泸州和资阳,数量均在20万人以上;其次是绵阳、遂宁、广元、内江、宜宾、自贡、德阳、眉山,数量在10万—20万之间;再次是成都、雅安、乐山、凉山,数量在5万—10万之间;最后是阿坝、攀枝花,数量在1万以内。
由于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关爱,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据2009年初对全省人口第一大县、劳务输出大县仁寿的抽样调查显示,90%的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感到亲情失落,缺乏安全感, 45%的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8%的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生活贫困,甚至失去依靠只能独自生活。
同时,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也在逐年增多。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市(州),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数量超过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以攀枝花市为例,在我市各城区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18892人,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仅为1595人,其中小学972人,中学623人。
经过调查了解,无论是留守在农村还是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这两种特殊家庭模式下成长的青少年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城区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流动性较大,心理敏感脆弱,与人交流沟通少等问题,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等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
二、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情况
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四川团省委以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为重点,组织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关爱工作,探索推进“四个一”工作模式。一是建设了一批留守学生之家。通过省、市、县、乡“四级联建”,在留守学生集中的学校、社区、乡村,建设标准化留守学生之家3881所,集中解决留守学生课外学习辅导、课余文化生活、心理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招募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以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机关干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为重点,招募了11万余名有文化、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学生“一助一”结对,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给予留守学生有效的情感补偿服务。三是创立了一项“留守学生爱心基金”。专门设立了四川省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向社会募集关爱资金1.127亿元,为建设志愿服务阵地、资助困难留守学生提供了积极的经费支持。四是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将建设与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分享阅读、共享关爱”图书漂流、送电影进留守学生之家、好书好剧伴成长、留守学生书信大赛、模拟小法庭等活动为留守学生送去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针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成都、攀枝花等经济发达市(州)的团组织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以希望工程为抓手,做好进入城市的困难农民工子女的帮困助学工作;二是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工作。
三、工作建议
建议立足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以服务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一是建议在“西部计划”工作专项中增设“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项,从组织层面保证工作力量。二是与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相结合。加大对农村就业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扶持青年在家乡就业创业。三是争取党政支持,推动党政将这项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中,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完善机制、提供保障,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工子女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得到解决。
来源: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