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省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4    来源:

  一、调研背景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关爱农民工子女,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3月1日召开的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三项重要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并强调要通过持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成全团重大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

  湖南省是农民工子女数量大省,存在大量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因此,做好农民工子女问题的调研工作,详细掌握湖南省农民工子女数量及结构,了解农民工子女聚集地党政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及青年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热点,是做好共青团组织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前提与关键。在此背景下,湖南团省委就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调研开展的基本情况

  1.调查范围: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调研主要选择了湖南省的省会城市长沙及湖南省的人口大市衡阳市,分别是长沙市的岳麓区、雨花区以及衡阳市的雁峰区、石鼓区。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则分别定在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八个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市)的16个乡镇。它们分别是:岳阳市华容县的治河渡镇和万庾镇、平江县的安定镇和瓮江镇、娄底市新化县的曹家镇和吉庆镇、涟源市的荷塘镇和白马镇、郴州市宜章县的迎春镇和南水镇、永兴县的悦来镇和大不江乡、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的昂洞镇和拔茅镇、永顺县的王村镇和塔卧镇。

  2.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研组在长沙市和衡阳市召开了各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班主任、街道办事处主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省电视台记者、青年志愿者、进城农民工及子女的座谈会,参与人数分别为26人和30人。在座谈会中,调研组从不同的方面调查了我省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城市适应、面临困难等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了不同人群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看法和建议,及其各地对进城农民工子女问题采取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此外,在8个县(市)也分别召开了乡(镇)村干部、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留守儿童等四部分人的座谈会、以及对他们的个案访谈,参与座谈会的人数为22人。从四个不同的方面调查了我省留守儿童的行为及心理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需求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了乡(镇)村干部、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及其各地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具体的措施。

  3.调查方法:我们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一是在长沙市和衡阳市的11个区中分别抽取两个区,然后在每个区抽取两个街道,在每个街道中抽取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共回收875份。对进城农民工发放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55份;二是在在四个市州的八个县(市)中,在每个县(市)中抽取两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抽出一个村和一所中心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真实有效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行为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由调查员逐题讲解,现场匿名填写、当场回收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6份,回收有效问卷19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5%。

  三、调研反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现状及问题

  对长沙市和衡阳市的875个进城农民工子女和355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现状:

  1.人际交往存在障碍。虽然进城入学的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学校的总体满意度高。但由于环境的不同,也给这些农民工子女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不会说普通话或说得不好,难以和老师更好地沟通交流,影响了学习效果;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卑,难以融入同学之中。

  2.学习缺乏一贯性。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迫于生计辗转于各个城市,转学的频繁,使农民工子女得不到一贯的学习指导,一直处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此外,各个学校的教材不统一,进度不统一,教师的要求不一致,导致农民工子女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低、书写姿势不良,不会预习课文,不按时完成作业,缺少课外阅读,学习成绩无法跟上。

  3.家庭学习环境欠佳。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收入微薄,八成以上从事体力劳动,如:装卸、建筑、卖菜、家政等体力劳动,另有不到20%的在做生意,但真正的业主很少。此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一技之长,收入水平低,生存状况往往很差,每天超额的工作量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更谈不上指导他们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与配合学校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并且,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多如菜场、工地等,居住的环境简陋、嘈杂,无法保障子女最基本的学习条件。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1996份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如下有关湖南省留守儿童现状的一些基本数据:

  从以上数据,反映出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情感孤寂问题。对于尚处在中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和关照以及农村制度化社会支持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

  2.监护和管理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由于监护人能力和思想意识所限,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卫生状况下降以及生理卫生知识指导严重缺失。

  3.学习成绩受影响。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对学习的影响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不能很好地监督孩子学习,也不善于和老师去主动沟通,加上孩子平时思念父母,上课有时走神,成绩可想而知。

  4.身心容易遭受伤害。留守孩子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生活内容单调、贫乏,缺乏与父母共处的机会,消极的东西极易酝酿滋生。他们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之爱,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

  四、党政、教育部门、农民工子女及志愿者关注的热点

  通过座谈会与会代表的发言了解到,来自党政、教育部门、其它社会组织和农民工等代表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育部门、学校关注的问题:一是城市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容量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的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的跟进,大量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当地政府和学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小学班级人数不能超过45人,中学班级人数不能超过50人,导致城市公办学校无力接受更多农民工子女上学,很多农民工子女只能选择回家乡就读;二是学籍管理与学生的频繁流动存在矛盾。由于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其子女转学、辍学现象严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很难衔接,而且学籍也很难统一管理;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不够,且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干预有限。学校一般希望家长配合开展一些教育活动,但农民工很难做到,而学校自身心理咨询的老师又比较缺乏,所以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解决。

  2.农民工关注的问题:一是教育公平难于完全实现。户籍制度和上学费用目前是制约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两大关键因素,真正能够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毕竟是少数。二是农民工子女综合素质及特长的培养。农民工子女综合素质普遍不如城里学生,尤其是特长兴趣方面,缺乏物质条件和培养环境。

  3.进城农民工子女关注的问题:一是家庭学习环境问题。随父母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居住空间狭小、居住环境吵杂,放学后缺乏良好的学习场所。二是英语、特长方面的学习压力。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基础问题,与城里的孩子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好,很难上一些培训班来弥补。

  4.留守儿童关注的问题:一是学习成绩受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不能很好地监督孩子学习,也不善于和老师去主动沟通,加上孩子平时思念父母,上课有时走神,成绩可想而知。二是渴望亲情,渴望父母给予自己一点爱。有的留守儿童由渴望变得淡漠,冷漠,心理扭曲,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心理问题。

  5.街道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关注的问题:基层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场地和设施,所以很难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开设服务项目。

  6.青年志愿者关注的问题:一是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持续性问题。青年志愿者由于活动经费、自身热情减退等原因,开展活动的周期都比较长,很难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二是志愿者本身的能力、经验和结构有待改善。青年志愿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高校志愿者,他们由于知识、经验、精力的缺乏,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志愿者应该由不同专业、年龄、身份的人构成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工子女。

  五、共青团组织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团省委近年来开展的工作及特色

  2005年以来,团省委就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出现的农民工子女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进行宣传、组织关爱活动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为了真实、全面地了解湖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团省委于2005年7月抽调专门力量,联合湖南师大、长沙民政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成立了“湖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历时近一年的时间里,实地调查了湖南岳阳、娄底、郴州、湘西四地的农民工子女。 2007年4月,团省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工子女表现的新特点,赴衡阳、永州等地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农民工子女发生的一些新变化。

  二是广泛进行宣传。《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出台后,团省委党组反复研究,利用调研成果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反响。2006年“六一”前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三集播放了以湖南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专题片《留守岁月》,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人民网、红网等30多家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和时段进行了专题报道。2007年,整合设立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湖南在线设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栏,团省委“善行”公益活动组与湖南公共频道联合推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宣传短片,在湖南各大媒体热播。同时,我们通过全省各级团组织联动,在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各地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很多社会爱心人士都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据统计,通过广泛宣传,近两年来,全省共有30多万名各界人士加入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

  三是开展关爱行动。近五年来,为了帮助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整合社会力量关爱他们,湖南团省委组织开展了以全省团员青年、团干部和10000名芙蓉王“关爱明天”注册志愿者为主体力量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长沙、衡阳、益阳、湘西、永州等地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团干部、注册志愿者、城市少年儿童与城市或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结对,开展“写一封信、见一次面、谈一次心、送一本书、搞一次联谊”的“五个一”活动,不定期帮助解决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开展城乡联谊送温暖活动,岳阳、怀化、娄底、株洲、邵阳等地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多的村联谊,为农民工捐赠爱心书籍、文具及生活用品160余万元;益阳、怀化等地组织农村团干部和注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为3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定期家访,贴身关爱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等。两年来,湖南各级团组织共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860余次,捐款捐物1100万元,帮助26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解决了一些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团市(县)委开展的工作及特色

  湖南省各市(县)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针对农民工子女,广泛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探索性的创立了备受全国关注的“山田模式”。以下为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广泛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

  如衡阳市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先后建立了13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此后,衡阳师范学院团委、南华大学团委等驻衡高校纷纷利用“三下乡”活动的火热开展在衡南县茅市镇、衡东县霞流镇、衡山县店门镇白泥村、常宁市塔山瑶族自治乡等地分别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点12家,积极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2.积极开展针对留守人员群体主题活动

  湖南永州市团委开展“五个一” 及“手拉手”系列活动。“五个一活动”即举办留守儿童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征文比赛;建立一张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卡;制作一部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专题片或公益广告;组织一次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改革开放新成就参观游览活动;主办一场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演出。“手拉手”即开展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等各界杰出代表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开展青年文明号“一帮一”呵护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团队活动。

  3.促进留守儿童与社会的交流

  以创建“平安家庭”、“和谐家庭”为载体,以家长学校、乡村文化站等为阵地,组织留守儿童成立“校外业余兴趣小组”、“节假日活动小组”等,把留守儿童凝聚起来。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城乡联谊送温暖、“希望工程”重点扶助与捐赠、代理留守儿童家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等一系列活动,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和监护人架起连心桥,凝聚亲情,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利用设立的留守儿童工作站,开展以“写一封信、见一次面、谈一次心、送一本书、搞一次联谊”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及互动小游戏。联合高校结合暑期“三下乡”、“千队暖千家”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开展了“寸草心”活动,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

  4.“新农村、新青年、新知识”读书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

  衡阳市团委全面开展“新农村 新青年新知识”读书活动,通过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点设立村级图书室,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城乡青少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共组织社会各界捐赠图书40万余册,捐赠书架100个,建立村级图书室50个,其中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13家。该市委还与高校团委联动,开展了“大笔友志愿者”招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招募“大笔友志愿者”近百名,目前这百名志愿者已与我市5个村小近200名学生开展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知心大笔友活动”。通过书信的交流,帮助农村中小学生解答功课上的疑点、难点,帮助其走出思想上的困惑,成为其成长道路的领路人。

  5.创造性的探索出了服务农村留守人员的“山田模式”

  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过程中,由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山田中学创立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模式——“山田模式”备受关注。该学校自2004年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协会”,建立“亲子家庭”、“亲子档案 ”、“阳光驿站”等。并在多年工作中,围绕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使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家庭”成为孩子“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港湾,为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营造了亲情环境,服务成效及服务方式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与借鉴。

  (三)高校志愿者及社会志愿者团队开展的工作及特色

  高校志愿者团队依托大学生“三下乡”、“千队暖千家”、“送温暖、解难题”等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的中心,结合志愿服务行动的特点,开展了联谊活动、夏令营、小课堂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显现出独自特点:

  1.物质与精神并行,全方位服务农民工子女。南华大学团委、衡阳师范学院团委等组织志愿者在利用前期设立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这一服务平台,除了给农民工子女由于物质缺乏送医送药外,还送去了文艺演出、爱国教育等精神大餐。此外,在工作站设立教学点,实行了“一帮一”政策,充分发挥师范类生的优势,利用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所有留守儿童基本的日常英语对话。

  2.“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关爱工作。对农民工子女关注问题,各级县市团委设立固定场所,并邀请农民工子女前去参加相关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的讲座,给农民工家长及子女答惑释疑。另外,深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农村留守人员较为集中地错轮,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展人际沟通、自信心树立、亲子互动、开心游戏等教育活动。

  3.借助媒体传媒,服务农民工子女。当前,各社会志愿者力量也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工作中来,并在借用了现代媒体传媒。其中,湖南电视台的“非常帮助公益联盟‘社区陪伴活动’”做法值得关注。非常帮助公益联盟是以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帮助直通车栏目中——非常帮助节目板块为基础,建立的一支民间志愿者团队。该团队正式筹建于2009年6月1日。非常帮助的使命是在湖南团省委及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支持下,发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等精神,让更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可以付出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并达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最终目标。该组织自织成立起就发起了“非常帮助社区陪伴”活动,面向湖南全省城乡社区广泛征集贫困和孤单孩子信息,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来帮扶陪伴这些孩子。其中一个重要对象就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及留在农村的的农民工子女。

  4、深入灾区、帮助农民子弟。长沙民政学院团委在四川理县灾区开展灾区农民子弟才艺展示活动有近200名孩子参加,同时组织灾区农民子弟50名到长沙与长沙的同学们联谊使他们度过了一个最难忘的暑假(灾区儿童语)还给他们开设成长小组、生命教育辅导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欢迎和肯定,受到湖南省政府的表彰,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2月15日朝闻天下和共同关注中给予了报道。

  六、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自农民工子女问题凸显以来,共青团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起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及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制问题。虽然团省委在工作开展之初,就意识到关爱农民工子女涉及到社会、党政部门、教育部门、志愿者组织、农民工家长及农民工子女等方方面面,必须积极沟通,努力协调。但在工作过程中,尚存在一定问题,协调各方面存在一些困难。2.经费问题。在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调研过程中,无论是党政部门、学校部门,还是社区街道、志愿者组织均反映,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许多工作都受到了制约,工作开展的深度及力度,满足不了实际工作开展需要,使服务数量及效果打折扣。3.志愿者组织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志愿者组织关注的问题焦点之一,就是志愿者本身由于自身能力、专业结构及服务经验以及组织等原因,在服务农民工子女的具体工作缺乏可持续性,能力缺乏等问题,影响工作的全面开展。4.服务内容与方式问题。从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开展的农民工子女关爱工作,存在内容上不够深入,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不够平衡等现象,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能够有效、可持续性的服务和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和学校的环境。

  七、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农民工子女工作,任重道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系统性等特点,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因此,就如何推进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促进社会机制的完善

  1.党政主导,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长效机制。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是伴随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长期存在而长期开展的工作。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和谐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方面,我们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等有关部门要高度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等问题,纳入地方党政的工作内容,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党玫重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应划拨专项经费,把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2.整合资源,构建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体系。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服务农民工子女的新模式,但当前各团系统及社会力量尚存在各自为战、责任不明确的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及经济资源的一定浪费。因此,各级党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关工委等部门作用,切实为孩子们服务。建议由中央文明委等部门牵头,将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纳入各级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内容,做到区域分工、内容分工,克服服务内容重复、服务群体重叠等不良现象,做到人人享有服务、人人得到实惠。

  3.加强宣传,营造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氛围。在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关爱青少年未来出发,他们的子女均需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涉及党政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及电视媒体等系统。因此,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认知度,可以让志愿者组织在服务农民工子女工作中减少阻力,尽量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二)加强志愿者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1.建立、健全志愿者组织建设,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在城市、农村广大地区广泛发动各界人士投身到志愿服务的行动中。重点号召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街道、社区积极行动起来,依托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结对帮扶一批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定期为帮扶对象送电影、送图书、送科普等,资助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一次的“快乐暑假”行动。

  2.创建“进城农民工子女关爱工程”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组织。成立志愿者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行动,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教育、生活等实际困难。明确一个部门牵头,举行一年一度大型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加大对农民工子女关爱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一定的知识讲座,一方面培训监护人、老师,让他们懂得,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组织孩子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卫生知识,使他们懂法守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免受不法侵害。

  3.在全社会广泛征集招募组建“临时家庭”和“爱心志愿家庭”。一是以街道、社区、学校为单位,成立“临时家庭”,让志愿者担任“家长”,建立图书室、阅览室,让孩子们在这个“家里”生活有依靠、精神有寄托,真正为农民工子女办实事。二是长期与一名留守儿童结对开展“手拉手、城乡互动”活动,定期安排留守儿童与结对的“爱心志愿家庭”生活一段时间,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

  4.招募有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和社会经验的志愿者深入学校、家庭。针对农民工子女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行为、心理、习惯等问题释疑解惑,为他们“补”上“成长课”。

  (三)明确具体服务内容

  针对湖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团省委借鉴性的吸纳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及服务手法,并拟设计服务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水平与成效,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快乐成长。服务涉及三个层面,即农民工子女个别服务、农民工子女团体服务及农民工子女聚集地社区服务。

  1.农民工子女个别服务。在总结前期服务的经验上,针对农民工子女,可以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个别服务工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充分借鉴目前“大小笔友”这一项目经验,发动更多的高校志愿者通过信件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情况进行及时指导及疏解;另外,号召更多的“爱心叔叔”、“爱心阿姨”及“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对农村留守人员进行一帮一或多帮一的结对服务。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对学校相关老师的培训,设立专门的辅导室,对有学习、情感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化解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2.农民工子女团体服务。针对农民工子女面临的问题进行团体服务,具有服务对象多、辐射面广等优势。在学校范围内,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召集农民工子女,就加强亲子关系、提高学习方法及技巧及提高独立生活适应性等某一方面的主题,在课后开展针对性、周期性的工作。还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对农民工家长或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使他们了解孩子的特点,懂得留守孩子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农民工子女聚集地社区服务。除了上述的个别服务及团体服务外,团层面各系统还可以针对农民工子女聚集地,开展社区服务。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较多、留守人员较为集中地地区,组建留守人员活动室,设置更多的留守儿童之家,满足留守儿童各方面需要。联合农村居民委员会及留守人员监护人,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开展各种知识讲座。在城市,可以在农民工较为聚集的社区并联合社区居委会,加大宣传,开展各种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社区活动,提升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意识,使农民工子女真正融入社区环境。

来源:团中央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