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4 来源:
为迅速贯彻落实2010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研、掌握和分析各地农民工子女现状,总结共青团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经验,策划推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项目,3月8日至9日,江西团省委专门抽调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人员组成调研组赴赣州市、抚州市实地开展调研,要求南昌、吉安、宜春、新余等市团委组成调研组在本市开展调研,组织全省各设区市统计农民工子女相关数据。通过座谈会、与农民工子女面对面访谈、走访社区、学校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团省委调研组深入赣州市中山路社区、中山小学,赣州市章贡区文清小学,赣州市赣县沙地“留守孩”托管中心,抚州市乐安县增田小学、抚州市金巢工业园等地对农民工子女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西省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0万。辖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江西省现有农民工722.67万人,居全国第四位。其中跨省输出农民工总数536.89万,在本省务工185.78万。全省农民工子女约300万左右,分为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和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两部分,由于我省跨省输出农民工比例大,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情况分析
江西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在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过程中,随着劳务经济的进一步盛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农民工子女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部分农民工子女因种种原因存在一系列问题,给其自身成长,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地影响。
1、家庭教育存在欠缺。在调研中,通过各地了解到的普遍情况和与赣州市沙地村王金莲的座谈交流,我们发现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多存在家庭教育欠缺问题,农民工子女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且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的钱,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许多农民工子女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加之长辈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情感得不到满足。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父母在外打工对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由于和自己的父母离的远,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他们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3、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儿童上小学的占绝大多数,正处于4-14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与父(母)一方分离,在性格,脾气的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受不到父母的影响或受一方影响,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有些孩子软弱、胆小。特别是中学时期的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较大。部分孩子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学习成绩一般较差。从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农民工子女的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差,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农民工子女存在思想观念差异,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5、存在行为缺陷。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对农民工子女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另外,安全也存在一定隐患。如农民工子女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情况分析
除留守农村外,部分农民工父母选择带子女一同进城,由于职业、经济能力等因素约束,这个群体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子女送入城市中小学读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根据各地了解到的普遍情况,进城农民工子女大多数父母因务工原因对孩子关心较少、教育方式简单,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与赣州市中山小学江远萍校长及学校部分老师的座谈中反映,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学校就读,在同城市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差距大、接触环境不同、视野较窄,孩子普遍存在对周围环境适应较难、性格自闭、内向、孤独等情况。
3、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由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父母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往往孩子在较小年龄就承担部分生活责任,如放学独自回家、做饭等,在交通、火、电等方面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三、江西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情况
1、青年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为积极解决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多年来,江西团省委组织省内各高校在假日特别是寒暑假等期间招募、派遣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进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学习辅导等方面给与农民工子女帮助,受到孩子及其父母、村民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2、“真情相伴 爱心助困”——江西青年志愿者援助万户贫困家庭计划
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省民政厅、省残联于2009年3月5日启动实施了“真情相伴爱心助困”——江西青年志愿者援助万户贫困家庭计划。通过与省民政厅、省残联配合,采取“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对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开展帮扶工作,2009年共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1000户左右,组织结对志愿者长期开展助困、助学活动。
3、在“3.5”、“12.5”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集中行动
组织协调全省青年志愿者在“3.5”、“12.5”等纪念日、节假日集中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捐书捐物,为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并向社会号召,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行动中。
4、开办“留守孩”托管中心等志愿服务机构
2007年7月,赣州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赣县沙地镇沙地村依托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第二届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王金莲的事迹感染下,挂牌成立了赣县沙地“留守孩”托管中心,在王金莲老师负责下,多年来组织当地高校青年志愿者到托管中心义务帮助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目前,该中心在托留守儿童50余名。
高安团市委开办了“下午4点半”志愿者辅导站,组织宜春学院等单位的志愿者开展接力服务,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课余志愿服务。
南昌团市委创新工作思路,策划开展了“玩具接力坊”品牌活动。通过指导光明社区团总支开展“玩具接力坊”系列活动,采用时尚的、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高校、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以光明社区及周边农村租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6-14周岁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发动全市、重点是东湖区少年儿童献爱心,捐赠家中闲置玩具,使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及贫困家庭少儿能够玩上丰富多彩的玩具,使外来农民工子女有了一个分享玩具、分享快乐的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家庭、学校之外游戏娱乐的“第三空间”。
2006年4月,向东班爱心家教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是以九江电信向东班命名,由九江职业大学校团委管理的一个公益性大学生家教组织。协会由爱心企业提供协会经费,九江职业大学团委提供师资,九江市总工会提供贫困、农民工子女生源。协会设有英语组、数学组、理综组和文综组四个家教组。每年招收一次新会员,会员均是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并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定期培训。会员上门家教,每周一次(周六或周日),每次2-3个小时。为九江市17个小区的50多户贫困、农民工家庭的小学、初中学生提供爱心家教服务。
乐安二中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志愿者建立了“心灵氧吧”,由一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进行专职心理辅导,三名取得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任职资格证的教师进行兼职辅导。“氧吧”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紧张,分担忧愁,共享快乐”为工作理念,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现场咨询服务与心理知识讲座等互动交流的方式,切实缓解了学生因学习、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融入到快乐的学习氛围中。
四、对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农民工子女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农民工子女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根据本次调研主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者托管中心”
第一步,在全国县级地区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者托管中心”,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志愿者以接力形式在托管中心帮助留守儿童,可以以“4点半托管”、“寄宿托管”等形式帮助农民工子女,辅导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生活。第二步,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者托管中心”。
(二)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门志愿者队伍
在全国范围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专门志愿者队伍,可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项行动,解决志愿者的服务时间问题,与进城农民工子女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和留守农民工子女多的农村小学、社区为依托,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专项志愿服务行动。
(三)开展农民工子女爱心辅导服务
农民工子女由于其群体特点,或多或少的存在学习无人辅导、生活关心不够、自闭、孤独、内向、适应环境难等或多或少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可通过组织专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爱心辅导、心理疏导,如爱心家教班、心理疏导志愿者进校园、心灵氧吧等形式,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确定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统一口号、标识
为了更好的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号召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行动中,形成活动品牌,建议确定全国统一的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口号、标识。
来源:中国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