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福建省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4    来源:

  福建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外来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我省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聚集。他们活跃在建筑工地、工矿企业、制造、运输和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也日益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迅速贯彻落实2010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研、掌握和分析各地农民工子女现状,总结福建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的经验,以资推动全团层面工作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做贡献,团省委迅速抽调专人到晋江、石狮2个农民工子女数量较大的城市开展调研,并在福州、厦门等地开展由当地团组织和相关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及青年志愿者代表、农民工子女及家长、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农民工聚居街道社区党政有关负责人、专家和媒体代表组成的座谈会3场,结合专家与农民工子女面对面访谈20人次、资料收集等调研方式,得到福建共青团关爱进入城市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的翔实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形成该调研报告。

  一、福建省农民工子女现状及社会各方关注热点

  (一)福建省农民工子女分布情况:福建省农民工子女分布特征明显,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山区及福州的福清、连江(父母亲多为去国外打工者)一带;农民工随迁子女主要集中在沿海几个城市,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及莆田等地。

  (二)福建省农民工子女数量及年龄段:调研统计,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共有187134人(男性96239人,女性90895人);6周岁至14周岁的有131287人(男性64801人,女性66696人);14周岁(含)至18周岁的有89913人(男性47163人,女性42750人)。全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共有660164人(男性352278人,女性307886人);6周岁至14周岁的有59468人(男性33286人,女性26182人);14周岁(含)至18周岁的有52895人(男性27732人,女性25163人);18周岁(含)至25周岁的有546801人(男性290260人,女性256541人。)

  (三)福建省农民工子女最需要帮助的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需要心理安抚、安全保障、学习养成等方面的帮助。

  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主要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由于亲情缺失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消极、失落、自卑、孤独等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学校方面: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其在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加上自身自制力普遍较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伤人、被伤、溺水、触电、打斗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发生,较缺乏安全保障。社会方面:社会各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

  (2)农民工随迁子女主要存在融入城市,追求教育、就业、制度公平平等的需要,权益保护意识日渐觉醒,发展型需求强烈。

  在目前城乡二元体制作用下,农民工及其子女处于边缘人的身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户籍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当前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条件苛刻而无法实现,难以融入城市教育体系,加上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计划初中毕业直接打工,因此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学习的兴趣丧失,导致这些孩子的辍学、失学现象严重;学习或工作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籍;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差异使他们在学校也较少和城里孩子交往,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很难向市民转化。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成为非城非乡的边缘人,即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和谐。

  总之,教育公平、心理调适、提高素质、维护权益、融入城市等已经成为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随着海西建设步伐的加大和加快,福建的农民工子女将是个不断扩大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刚开始形成,面对不平等不公平缺乏父辈们的忍受力,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就会以各种形式表示反抗,甚至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性行为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不满和平等要求;从发展的趋势看,农民工随迁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或将在城市打工,成为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如果从小心理失衡,成年后就容易对社会产生反叛和怨恨心理,导致行为失范、违法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福建各方,包括党政、媒体、其它社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不同层面上确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平等地位,改善他们的待遇,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探索建立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双向信息互通机制,以助于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福建省共青团组织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农民工子女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和联系的重要对象之一。发展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将贯穿福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始终,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是福建共青团长期的工作任务,福建共青团组织一直都在持续关注这一群体,始终做到对农民工子女的两个不同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一)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

  福建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参与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支持网络,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全省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等单位职能作用,联合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等工作。比较典型的有罗源团县委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工作,开展心理疏导,成立互助中队示范点,表彰自强典型,举办结对帮扶活动,节假日看望慰问困难留守儿童,建立亲情热线和维权热线电话,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全省各级团组织组织志愿者给留守流动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了特殊帮助和关爱,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跟踪档案;为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地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如组织开展的“代理家长”、"爱心妈妈"全省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推动福建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扎实深入开展。

  (二)在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方面

  1.对未成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教育体系上予以呼吁、支持和帮扶

  农民工子女教育既是老一代农民工的关注焦点和稳定基点,其对子女的期望非常高,近乎“疯狂”,同时接收平等教育也是下一代成长起来的农村劳动力真正实现转变的最佳途径。福建团组织积极主动地在促进“建立福建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档案,遏制择校”政策的出台方面持续努力。团省委领导多次在全省政协大会上建言献策,呼吁建立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可喜的是,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福建省已出台了《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要点》明确规定,今年全省将适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定向指标比例,各地依照"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让所有农民工随迁子女都能及时入学,确保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制定《关于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档案,通过全省中小学学籍统一联网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变动情况,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一下称之为二代农民工),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加强培训力度,促进其已经成为文明新市民为目标

  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二代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或多或少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28%,缺乏一技之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偏低,这已成为制约他们就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福建各级团组织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二代农民整体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扩大培训的载体。继续发挥“千校百万”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千校百万”培训计划。同时,积极依托民办高校、职业学校、大型企业、重点工程、经济强村和多种社会力量,通过实施“联校助学”、“强村实践”等培训项目,深入开展对二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二丰富培训的方式。充分利用流动学校、远程教育、职工夜校等多种形式,就近就便为二代农民工提供培训,要促进地区优势互补,通过见习实践、交流等方式,丰富培训层级,形成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实际培养从低端到高端的各类技术人才。三提升培训的效果。结合二代农民工需求,加强就业技能、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等短期实用的综合培训,推动培训与技能鉴定、促进就业相结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以维护合法权益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职责,最大限度解决面临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和问题

  维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是团组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二代农民工依然存在利益诉求渠道不够通畅,维权成本高、渠道窄的问题,福建各级团组织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出发,发挥协调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二代农民工维权服务。首先是加强维权服务力度。积极建设维权阵地,通过争取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支持,依托现有青少年维权机构、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信息平台、青年中心以及专业法律援助机构等,抓紧抓好建设一批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服务站(点)作为维权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广泛发展维权队伍,积极探索建立一支以法律专业工作者、各级团干部为骨干,以社会热心人士和广大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二代农民工维权队伍。大力开展维权活动,把维权工作和日常的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拓宽维权渠道,切实帮助二代农民工解决好工资拖欠、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突出问题。二是加强二代农民工组织化建设。坚持“条块结合”,不仅发挥战线的作用,还发挥社区等属地的管理功能,使社区与“两新”团组织都要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加覆盖,不断扩大基层团组织服务领域。通过与劳务市场、治安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劳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摸清二代农民工底数及分布,及时了解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对照《共青团社区工作条例》履行自身职责,着力把二代农民工纳入工作格局中,把对二代农民工的服务程度、服务效果列入对城区和“两新”团组织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推动这项工作纳入综治考核的指标体系。三是延伸二代农民工维权网络。充分整合青年中心、各级各类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站)、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服务站(点)等现有的共青团外围组织,动员组织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集体等,把关爱服务进城务工青年、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一项硬指标写入章程或工作条例,列入相关工作和奖先评优的考核指标体系,尝试推行量化考核,切实提高维权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氛围。

  如南平开展"关爱返乡农民工子女行动"系列活动将通过开展"希望工程"义卖、义演、慈善宴会、一日捐、网络在线认捐、助学1 1、公益拍卖会等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向经济困难的返乡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捐赠图书和学习用品,同时开展走访慰问和心理辅导等系列帮扶活动;全省各高校开展“牵手农民工子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营;各区县开展青年志愿者关爱外来民工子女活动、志愿者中的“五老”帮扶队伍与农民工子女结成了帮扶队伍,“志愿者帮你回家过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不同程度拓展农民工子女的综合素质,也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普遍关注,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氛围。

  三、对全团层面统一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全团层面统一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工作是对团组织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基于团组织的性质与角色定位,团组织可以发挥信息收集与反馈、组织与引导作用,把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做成全团重大的青年志愿者工作新品牌。

  (一)深入扎实地抓好农民工子女工作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注重创新教育方式,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引导其接受主流政治文化的熏陶,正确对待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继续加强公民教育工作,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公民素养,引导他们理性、合理地反映自身的利益诉求,使他们健康成长,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发挥组织化手段和社会化动员方式,促进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体系的建立。

  共青团组织应当依靠现有的社会慈善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将当前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支教、大学生下基层等计划,与关爱农民工子女这一问题相结合,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队伍,全团资源向下,给予农村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的支援。有效引导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发展,培养其骨干成员成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信息员、宣传员,组织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

  (三)设立全团统一的“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全团可为、能为的“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试点。如“关爱农民工子女”励志项目。以农民工及其子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与共青团可为的,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结合,从精神引领的角度,在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调适、提高素质、维护权益等方面设立“关爱农民工子女”励志项目,由团中央统一部署项目推进时间段,团省委设立全省统一项目主题,上下呼应,推动全团层面统一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工作,以达到通过青年志愿者工作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积极影响力的作用。

来源:中国志愿者网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