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工兄弟家的温暖
http://www.zgzyz.org.cn/ 日期:2011-11-11 来源:
和往常一样,39岁生日那天,农民工周永红喝了不少酒,先是白的,后是啤的;和往常不一样,他还收到了一些礼物:一个蛋糕,一张贺卡和一碗长寿面。这是他干活儿的工地给送的。“在外面漂泊十几年了,今年的生日是最难忘的。”周永红说,有人念着自己,感觉暖暖的。
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逾百万农民工中,周永红不是第一个接到生日礼物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2007年起,中建项目联建团支部就开始给务工人员过生日,这也是该公司众多关爱农民工活动的一项。其他的还有“亲情联线”、“导师带徒”、“工地夜校”。
真挚的关爱,建立在尊重之上。中建董事长、党组书记易军说,没有务工人员一砖一瓦的辛劳,没有他们不避寒暑的苦干,就不可能有栋栋高楼平地起,也不可能有中建的今天。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带领务工兄弟一同奔小康是中建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
你在他乡还好吗
“姐,家里都好吗,爸妈都好吗?”“都好,你在那边怎么样,咋晒这么黑了?”“我们在这边挺好的,让爸妈放心吧,我们项目部可好了!”……
这是从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重庆江津迎宾长江大桥项目部传出的声音。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关爱农民工,亲情一小时”视频活动,电焊工王荣喜与吉林老家的姐姐王英在网上视频通话呢。
在重庆江津迎宾长江大桥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600余名农民工兄弟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晴日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是中建在长江边上最感人的风景。
中建重庆江津迎宾长江大桥项目基本沿用松原大桥项目的班底。很多农民工兄弟都是地道的东北汉子,现在又扎根西南,平时只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项目工会、团支部及时捕捉,积极探索,组织了“关爱农民工,亲情一小时”视频活动,让相隔万里的亲人面对面通话,有效地缓解了项目员工的思乡情绪。
这种润物无声的关爱在中建各子公司广泛存在。只不过“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而已。在三局,给农民工兄弟过集体生日是传统。8月22日晚上,三局工行数据中心项目会议室里,在欢快的生日歌中,11个农民工兄弟共同吹灭了生日蜡烛。项目团支部书记对“寿星”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并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安全,再接再厉,确保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加集体生日的务工人员郝成化动情地说:“我在北京打工10年了,还没有过过生日,今天是我在北京过的第一个生日,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吃生日蛋糕。蛋糕很甜,我的心里更甜。”
“经过5年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中建团委探索出3种比较成熟的务工青年团建模式。”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许高峰认为,中建团委开展的项目联建团支部工作,是适应市场发展和企业实际而实施的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扩大组织网络覆盖、维护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的团建“细胞工程”,不仅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团的十六大和团中央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值得在类似企业大力宣传和推广。
爱,来自平等的对视
在中建,有关爱,有尊重,但绝没有怜悯,没有施舍。在这种理念下,很多活动变得有意思起来。
10月23日,在中建京东方项目工地,一场义卖会引来众多农民工围观。义卖的东西来自职工的捐助,有衣服、玩具和书籍。义卖的收入用于购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供暖设备。“说是卖,其实跟送差不多。”项目团支部书记朱峰说,一件几百块的外套十几块就卖了,有的几块钱就卖了。
“为什么非得弄这么麻烦呢?”记者问。
“这种形式给人平等的感觉,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另外,这样做农民工兄弟也参与到关爱活动中来了,一举两得。”朱峰说。
义卖会上,有一个农民工看上一个玩具熊,想买给女儿。一问价钱,8块!他跟“导购”讨起价钱来。当“导购”说明了义卖的目的后,这个农民工从口袋里掏出了10块递过来:“不用找了!”把玩具收好后,他自己也加入“导购”的行列,帮忙吆喝起来。
据悉,此次活动共卖出400本图书,400多件衣物,获得收入2000多元。
类似的深意比比皆是。今年秋季,中建五局三公司,调查了有子女参加高考的农民工家庭,对考取二本以上学校的特困农民工子女进行资助,并在施工现场将考取大学的农民工及子女名单张榜公示。此举大受欢迎。中石油项目部的农民工柏全还把一面绣着“金秋助学、奉献社会,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锦旗,送到了中建五局三公司四川分公司马跃光书记办公室。他的娃儿今年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
授人以“鱼”时亦不忘授人以“渔”。五局向每位学子发放了《勤工俭学登记表》,鼓励学子在假期来公司寻找合适的实习岗位,一方面增加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一方面也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
给漂泊的心找寻精神港湾
“您到城里打工,主要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想体会城里的现代化生活。”这是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团委的一个调研发现。正是这次调研催生了北京公司众多工地夜校的诞生。
据介绍,自2007年7月6日联建团支部成立以来,在每周二、四的晚上,中建三局工行数据中心项目的青年工人有了新去处——项目为他们开办的工地夜校。在课堂上,一群务工青年通过老师的传授和相互讨论,学到了自己急需掌握的专业操作技能、卫生防疫和文明礼仪知识以及奥运知识。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务工青年劳累一天后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素质的好去处。
为使这群特殊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项目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购买教育培训读本等发给青年工人。夜校校长由项目党支部书记担任,团支部书记负责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他们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将当月的课程安排上墙公示。在师资方面,项目团支部请到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各技术专业口的专家、以及北京高校志愿者为青年工人授课。每次授课后,团支部还要向学员们发放培训效果调查表,便于下次组织改进。
在每个工地夜校开课的时间,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白天一整天工作的劳累也挡不住这群工人的学习热情。
中建还将“导师带徒”活动向务工青年覆盖。联建团支部从项目管理人员中选出部分大学毕业而且专业工作较优秀的“导师”。“导师”在外来务工团员青年中广收“学徒”,让有意愿、感兴趣的务工青年有针对性地在测量、机电、预算、安全管理等“专业”中任选一门课程,并师从专业导师,利用休息时间安排学习。
“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愿意在城市生活。这可能是他们主要的愿望之一。可是,现在在城市生活光靠一膀子力气是不够的,还得有知识、有本领,懂得城市里的规则。这些在他们成长中都是比较缺乏的。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融入到城市当中,恐怕是大功德一件!在我们企业一般称呼他们为‘工友’、‘工人师傅’,而不用‘农民工’,也是希望他们能感觉自己是企业和城市的一份子。”三局北京公司党委副书记肖创东说。
今年9月,在全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推进会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两次点名表扬中建。周长奎认为中建在该活动中,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积累了经验,并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建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得益于中建共青团多年探索和尝试将团组织向农民工延伸所奠定的组织基础,得益于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热情。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