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梦想展示 > 正文

乡村有所图书馆——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   作者:   日期:2012-11-02    

  一、团队介绍

  (一)团队简介

  南强乡村学社是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发起,全校师生自愿结成的全校性学生社团。社团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平台,以乡村图书馆捐建实践项目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图书馆的兴建和管理融入当地的生活,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通过南强乡村学社研究团队来观察、研究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和变化,担当起青年学生群体在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时代责任。

  社团自2008年建立以来,先后建立了屈原乡村图书馆,海西宁德馆,长汀馆,平潭馆,震区什邡爱心图书馆等八所乡村图书馆,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鼓励和赞扬。在校内,南强乡村学社也依托爱心书屋,代卖二手书籍,举行图书义卖等活动,服务厦大学生。

  我们专注以图书为核心的农村公益事业,致力于改善乡村阅读状况。我们的活动有:经营管理爱心书屋、图书义卖、募捐图书、捐建图书馆等。

  (二)团队的宗旨

  把青年的思想砥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勇担时代责任,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团队的使命

  以捐建乡村图书馆的方式进入农村、了解农村、研究农村,把新的科技、文化、信息和观念传播到乡村,了解乡村居民的观念和想法,主动参与现代乡村建设。

  (四)团队的目标

  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争取每年至少在农村设立1到2所乡村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所乡村图书馆,展开南方之强的新乡村建设实践。

  (五)团队的发展历史

  乡村图书馆项目始于2006年10月,厦门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泉州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社会人士合力参与,在湖南汨罗屈原投江地建设了一所藏书4万多册、管理规范、影响力较大的屈原乡村图书馆。

  在建立了第一所屈原乡村图书馆后, 2008年乡村图书馆捐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7月份相继在四川什邡、福建宁德飞鸾镇、龙岩长汀,建立了三所乡村图书馆。7月8日,四川震区图书馆在什邡落成,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两万余册。这是大学生以捐建图书馆的方式进入灾区,关爱灾区儿童,参与灾区重建的一次尝试。7月13日,海西乡村图书馆—宁德馆落成,藏书七千余册,这是捐建的第一座海西乡村图书馆;在建军八十一周年之际长汀馆在长征第一村中复村落成,藏书五千册,是厦门大学志愿者公益行动捐建的第二馆。

  在建成几所乡村图书馆以后,为了把这一活动继续开展下去,我们成立了南强乡村学社作为组织的基础,以学社的名义来募集志愿者团队和展开活动。同时,团队的一部分成员接手校内的爱心超市,作为日常募集图书的活动地点,开展一些代卖义卖活动,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筹集一部分资金。在南强下乡村学社和爱心超市成立后,到目前为止我们又建立了古田馆、平潭馆等4所图书馆。现在社团经历6载,传承到我们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社团宗旨,把我们的想法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勇担责任,为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用我们的行动来带动更多人的爱心行动,使全国农村文化建设形成规模,整体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六)团队的组织架构

  (七)团队的部门建设

  目前,社团设有社长一人,副社长3人,实践部、宣传部、外联部部长各1人,以及各部部员若干。

  实践部:主要负责撰写活动策划书,统筹规划品牌活动

  宣传部:主要负责社团各类宣传品制作,社团微博、人人账号管理,撰写新闻稿。

  外联部:主要负责联络厦门各大社区、学校以及厦大各公益社团举行募书活动。

  二、项目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选择原因

  以“时空压缩、关系延伸”为特征的全球化正日益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以“钢筋丛林、马达轰鸣”为特征的城市化正在不断的逼仄、消解乡村的文化版图。这是怎样的一幅乡村图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守望着凄凄芳草上的那一抹残阳,而青壮年男女在城市的脚手架或者血汗工厂里忙于生计,怀着遥不可及的城市梦想。“乡村实际上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更多的是一个地域(相对于城市)、经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概念,乡村逐步沦为文化的荒漠。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赌博、六合彩、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电视几乎成了村民唯一的文化媒介;对于习惯阅读的人来说,在整个乡村几乎找不到可供阅读的书刊报纸。乡村由此出现了文化的空档或者文化荒漠化的趋向,陷入了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

  作为一群从小在乡村里长大,然后通过升学进入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我们对乡村有着一份更为独特也更为浓烈的感情。当我们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愉悦与冲击之时,我们忘记不了自己在田野上度过的五彩缤纷的童年,忘记不了那些美丽的田园山水,忘记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勤劳与朴实,因为我们深深地爱恋着自己成长的地方。但我们也痛,我们“痛”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正常需求都无法保障的贫穷,我们“痛”那些被困顿的生活和狭小的圈子所麻木的人们身上显现出来的愚昧、短视、冷漠;我们“痛”近些年农村的世风日下、文化沙漠化情况堪忧;我们“痛”在贪念与无知相交合下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这种“爱”与“痛”交织在一起的感情促使我们思考和追问这样的时代课题,“明天的中国农村应该是什么样的远景?”“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否能保持平衡增长?”“今天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担当怎样的责任”?

  乡村,其实一直都有人在关注,无论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但为何在国家政策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情况下文化荒漠化却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公众将如何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什么样的信息才能真正进入村民意识?要怎样走出一条各种资源高效利用的乡村文化建设途径?

  2006年,我国推出了“农家书屋”政策,拟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二十万个“农家书屋”。至今,农家书屋政策已实施六年多了,各地的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了起来,但各地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运营机制都还尚在探索当中,未能形成一个长效、高效地机制,让农家书屋发挥起最大的作用,推动乡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村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006年10月,我们策划了一个方案,在福建、湖南等地发起为乡村孩子们捐建图书馆的倡议,计划在中国的中、东、西部分别选择一个乡村建设起乡村图书馆,以图书馆这种具有明显文化标志的组织为观测眼,探索一条民间、基层、公益的乡村文化建设途径,内容包括探索乡村图书馆的建立、运营与维护模式;乡村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扬方式;现代文化进入村民意识的途径……等等,试图以此介入和促进乡村文化建设。2007年,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的“屈原乡村图书馆”在我们的努力下建成,这是全国第一所完全由大学生发起捐建的乡村图书馆;2008年,位于中国东部福建境内的海西乡村图书馆和位于四川震区的图书馆已经建成,我们将总结第几所座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以自身参与的方式将其投入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中,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比较,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子。

  “乡村图书馆项目”这一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们将通过比较调查探索出一条政府、社会以及乡民本身介入新农村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路子

  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争取每年至少在农村设立1到2所乡村图书馆,以捐建乡村图书馆的方式进入农村、了解农村、研究农村,把新的科技、文化、信息和观念传播到乡村,了解乡村居民的观念和想法,主动参与现代乡村建设,以社团现代乡村建设研究会和“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展开南方之强的新乡村建设实践,把其打造成带有厦大特色和风采的品牌,发出南方之强建设新乡村的声音。

  (二)项目受益方

  1、留守儿童及当地居民。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日常文化的引导,在经济日渐变好的同时,却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更见贫瘠,本项目的初衷就是对乡村文化建设和公民参与有所裨益,为留守儿童和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改善基础教育中的资源匮乏的情况。

  2、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群体一般对社会现状认识不清,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象牙塔的生活让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项活动能让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加清楚的认识中国的实情,尤其是农村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志愿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业精神等。

  3、其它参与的媒体、社区、企业、学校和个人。中国的志愿精神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力量。本活动可以让社会对农村更加关注,让志愿行动成为公民的自觉行文,以这样的一个行动来引导社会。

  (三)项目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1、以捐建乡村图书馆等知名活动为载体,组织大学生暑期新乡村建设实践活动,捐建乡村图书馆,开办厦门大学暑期乡村服务学校,为当地居民和留守儿童提供一定的阅读资源,提供必要的日常文化引导,改善乡村阅读的状况和思想文化状况。

  2、开展思想砥砺,设立现代乡村建设论坛,邀请校内外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演讲、交流。

  3、设立现代乡村建设专题研究小组,联合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的研究力量,开展与乡村建设有关的系列活动,探索现代乡村建设的实践之路。

  (四)项目资源方分析

  1. 会涉及的各类资源方

  主要涉及的资源方有乡村村民、当地政府、志愿者、高校、中小学校、城市社区、媒体、企业、社会上的一些相关公益组织

  2. 资源方的特点、需求及可提供的支持

  (1)乡村村民是这个行动的受益方,他们对项目的认识性可能不够,所以需要对其要进行宣传,让其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好处,在图书馆建成后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需要村民选出馆长以及维护人员。

  (2)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可以提供场地和人员的支持。这个项目本身也是当地政府部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对其政绩的提升。

  (3)志愿者。要承担大部分的募集捐赠活动,还要和媒体、企业、学校、社区等进行联系。对其来说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志愿者精神,认识社会的一个良好平台。

  (4)学校社区。书籍和善款的重要来源。对学校来说是一个进行爱心教育的机会,社区的管理者也可以就此开展活动,提高社区凝聚力。

  (5)媒体。可以提供报道宣传。他们需要一些热点来进行报道,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报道的资源。

  (6)高校。高校注重学生的发展,也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志愿活动,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社团进行志愿者募集,利用学校的主业资源提供一些资金和专业方面的支出。

  (7)企业。企业可以提供资金。企业以利益为目标。这项活动本身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8)社会相关公益组织:其也是一个资助的来源或是一个合作方。同时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 已获得的资源方

  (1)乡村选址的选择主要通过网络征集和人际传播。

  (2)已经有厦门大学,漳州师院、泉州师院等高校参加。

  (3)厦门的十几所中小学和社区参加募捐活动。

  (4)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福建日报》、《厦门晚报》等许多媒体对此进行报道。(详细报道信息见附录)

  (5)志愿者。通过南强学社进行志愿者募集。并推广到其它高校。

  (6)公益组织:和一些公益组织和乡村公益方面的社会人士长期保持联系,以交流心得,获取经验。

  4. 资源方获取计划

  主要缺乏的是企业方面的资金赞助。在这方面一来要加强宣传,能让企业在各种活动中以冠名或者赞助的方式出现,所有公开文件各高校、社区活动海报、横幅、传单中进行宣传;若捐赠金额巨大或活动剩余经费较多,以公司名义设立基金;二来可以请企业员工加入到志愿者活动中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可行性分析:

  (1)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媒体报道,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南强乡村学社拥有丰富的校内资源,可以帮助那些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学生的企业作为宣传。

  (3)另外可以利用厦门大学校友资源,让一些回校访问的事业有成的校友提供捐助。

  5. 资源方维护计划

  (1)通过社团定期向学校递交工作报告,并且把本活动打造成学校的知名社团活动,获得学校的支持。

  (2)和中小学校社区联手。开展长期的志愿活动,志愿者参加中小学和社区的其他志愿活动,互惠互利。

  (3)媒体。要定期向媒体发布消息。利用学校和社团以及进入媒体工作毕业生的优势,保持长期联系。

  (4)通过网络或者联系当地志愿者的形式对已建图书馆进行联系管理。

  (五)项目实施方法和步骤

  整个活动通过社团组织 “南强乡村学社”,招募乡村志愿者,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开展宣传、组织募捐、联络社会资源;并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队,以社会实践方式完成选址、建馆及后续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成立爱心超市并抽取一部分经营收入作为乡村图书馆捐建项目的资金。

  1、活动开展模式:

  建成厦大新闻传播学院社团——厦门大学现代乡村建设研究会,在校内招募乡村志愿者团队和乡村建设研究团队,社会实践队针对活动内容分别组织志愿者团队和研究团队参与。

  (1)志愿者团队:负责日常募捐活动组织策划执行以及各界资源的发动;社团日常维护,管理,运营;资源的整合和对接。

  (2)乡村建设研究团队:在校内广泛征集理论研究人员,自报与乡村建设有关的选题,以乡村图书馆作为观测研究点展开调研,并邀请校内外名师作指导,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并组织结集发表。

  (3)社会实践队: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图书馆挂牌成立厦门大学践社会实基地,定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届时将整合志愿者队伍、乡村建设研究队伍、校内征集的社会实践人员一同下乡,展开各种乡村文化服务活动。活动包括:农业、医疗、法律、心理等知识宣讲;农村义诊,法律咨询的服务活动;引导传统文化保护和新文化进入农村;儿童教育;各项农村建设调研;农村生活体验实践等,为农村提供高质量的暑期乡村平民教育,发动农民的参与,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兴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2、前期募捐模式:

  募捐、义卖、书籍交换三体合一的书籍筹集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文化群体以捐书为主,企业经济体以捐款为主;充分调动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服务资源。

  3、图书馆营建模式:民间,公益,开放。

  民间:图书馆的建立和维护都保持民间的色彩,以农村最淳朴的威望和信任作为维系。在建立上,馆址、管理人员一定都要来自民间,建立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在维护上,是一所草根图书馆,邻家图书馆,随时可进,方便借阅。

  公益:纯公益性质,服务乡村。构成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成为政府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延伸。

  开放:图书馆的建立和维护面向社会开放,整合大学生、农民、民间NGO、学界等新乡村建设的力量,共同参与。

  4、活动宣传模式:

  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将活动影响力做到最大,以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公益行动中,也让团队日常信息达到最大的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与部分重点媒体行程长期合作关系,尽量策划跟踪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道形式,将图书馆先进的建营模式和建营理念推向社会;在校内保持最广泛的宣传,包括媒体,海报,传单等。

  (六)可衡量的成果

效果或预期

志愿者管理

召集到50人以上的志愿者,要形成社团文化和制度,为社团发展打下基础,每年举办5次以上的活动

乡村图书馆

每年建成一所5000册以上的乡村图书馆,建成图书馆的每天的借阅量超过20本。

中小学和社区

每年争取有5到10所中小学或社区加入我们的爱心联盟

媒体报道

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每年被各级媒体报道数能够达到50次以上

  (七)行动时间表

  活动每年都会举行,所以基本上按照这样的一个流程来进行

时间

活动

效果或预期

11月上旬

在厦门大学举办捐建乡村图书馆启动仪式,将联合西部梦想、爱心社、绿野等校内公益社团一块参加到书籍募捐的活动中来,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乡村有所图书馆”公益募书活动

拟募捐到一定数量的书籍1000余本,要得到《厦门大学报》、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报道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活动

11月下旬——12月下旬

走进社区和中小学进行前期的联系

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行动和联系方讲清楚

11月中旬——12月下旬

走进社区和中小学进行募书活动

拟募捐到一定数量的书籍3000余本,要得到学校媒体及厦门地区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活动

12月下旬

组织回访活动,至少回访一所图书馆,考察图书馆管理情况,更新图书馆书籍

考察和完善当地图书馆的管理情况,为图书馆更新书籍。拟联络当地媒体进行报道。

3月上旬

在学校举行大型赠书活动,服务厦大学生

开学季为同学们免费提供图书,服务同学。

3月下旬

联络省内各高校,举行募捐;“海西高校联合募捐”。

拟联络国内、省内部分媒体进行报道。

4月上旬

举行图书义卖活动、捐款

募集更多善款及资金

4月下旬

举行乡村图书馆图片展

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

5月上旬

在媒体发出征集令,在全省范围内征集馆址,并开始考察馆址7月前确定馆址

《福建日报》 《厦门日报》,《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

6月1日

联合厦门市内数十所中小学校长联名在媒体上发起倡议,号召广大中小学生为乡村孩子捐书.

活动名称为:“六一节,为乡村的孩子捐一本书。”

联名倡议已由部分中小学校长签名。倡议书拟刊登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

6月

整理募集的图书,做建馆前的准备工作

7月上旬

将所募集书籍寄往馆址所在地,有当地合作单位负责接收,并开始整理书籍,装修馆址

7月中旬

奔赴乡村,筹备图书馆的挂牌建成仪式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

拟邀当地政府领导及全国各家重要媒体参与。

7月中旬

挂牌乡村学校,并展开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知识宣讲:农业技能,基本医疗,法律基础知识宣讲

乡村文化引导:引导传统文化的保护,引导新文化的合理科学进入。

新乡村建设调研:以乡村图书馆为试点和观测点,辐射调研新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更高效普遍的开展,图书馆如何形成稳定高效运营机制。

乡村实践体验:组织志愿者参与乡村实践,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

当地媒体

7月下旬

实践报告总结

形成实践报告

9月上旬

开学后进行活动汇报,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把这一项目的所有资源和行动策略传交给下一届学生

让下一届学生短期内接手这一活动

  三、资金及财务管理

  (一) 经费预算

  (1)宣传费用:海报单价:25元/㎡;传单单价:单面印刷0.3元/张,双面印刷0.5元/张;横幅200元/10m;

  合计预算约:2000元

  (2)活动费用:活动旅费;志愿者饮食饮水;志愿者服装;志愿者旗帜

  合计预算约:3000元

  (3)建馆费用:前期考察、图书馆部分书籍购买;牌匾;字画;桌椅;书架;图书运费;下乡旅费

  合计预算约:15000元

  总计预算资金:20000元

  说明:由于小活动众多,且各高校参与,故无法精确预算资金,但借鉴2007年乡村图书馆活动,本次活动资金应在以上所预算资金左右,如有不足,将另行募捐;如有剩余,将设立基金,供下一次活动使用。

  (二)财务管理

  【管理原则】

  依据透明、诚信、效率、实用的原则制定。捐赠数目不论多少都是一份爱心,在首先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前提下,对善款进行分配使用,尽量做到专款专用。

  【经费来源】

  (1)主要来自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自愿捐赠,以及企业的捐赠与赞助。独家赞助:由贵公司单独承担本活动中的所有活动经费和部分图书馆捐赠经。部分赞助:由贵公司承担本活动中的某一部分经费,或贵公司负责活动项目进程中的某一单独活动。以上两种赞助方式都可通过赞助资金或赞助物品实现,若是赞助物品,我们将进行义卖,所得全部用于赞助经费。所捐物品价值应达到所应承担的费用,并负责义卖人员的饮食与饮水;或可赞助部分图书馆设备,如电脑、图书管理系统、字画、书架、桌椅、志愿者服装等。

  (2)捐赠:捐款、捐书:自由捐赠,数额不限。捐物:可用来义卖的商品。图书馆所需的设备物品。如电脑、图书管理系统、字画、书架、桌椅等。

  (3)爱心超市的日常经营:爱心超市以代卖二手书籍和杂志为主,同时开展校内义卖和爱心传递活动,所得经费都将用来乡村图书馆的建设。

  【善款用途】

  (1)购买乡村图书馆所需图书

  (2)完善乡村图书馆建设

  (3)日常募捐活动中的少量经费开支。

  四、风险预测及应对预案

  (一)潜在风险

  1、募集到的图书数量太少,不足以建馆。

  2、选定的馆址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无法建馆。

  3、外出活动,对实践队员的安全可能有一定威胁。

  (二)应急预案

  1、如若募集到的图书太少,一方面可以扩大募书的范围,同时利用社会事件,联合各大高校,公益社团举行大型的募捐活动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捐赠。另一方面可以抽取爱心书屋的部分盈利购买书籍以确保图书馆书籍的质量。

  2、为避免选定的馆址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在考察馆址时同时考察1-2个可以作为备选的馆址,确保图书馆的顺利捐建。

  3、为减少实践队员的安全隐患,在建馆前对队员进行安全培训,实地考察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尽量组织队员远离这些安全隐患。

  附部分媒体报道

媒体

文章

时间

《厦门日报》 

乡村图书馆由厦大学生捐建 

2008-4-26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 

转载《厦门日报》报道 

2008-4-26 

《福建日报》 

海西乡村图书馆捐建行动启动 

2008-4-29 

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转载《福建日报》文章 

2008-4-29 

新华网 

转载《福建日报》文章 

2008-4-29 

中青网 

转载《福建日报》文章 

2008-4-29 

厦门大学首页 

我校学子捐建海西乡村图书馆” 

2008-4-30 

《厦门日报》 

今日到金尚小区捐书 

2008-4-30 

《东南快报》 

厦大学子拟建海西首座乡村图书馆 

2008-5-5 

腾讯网 

转载《东南快报》文章 

2008-5-5 

中国网 

转载《东南快报》文章 

2008-5-5 

福建新闻网 

转载《东南快报》文章 

2008-5-5 

《厦门晚报》 

乡村图书馆馆长到厦大学图书管理 

2008-5-5 

《新华网》 

转载《福建日报》文章 

2008-5-5 

《福建日报》 

海西乡村图书馆募捐图书 

2008-5-7 

《福建日报》 

海西乡村图书馆 首座将落户宁德 

2008-6-17 

《东南快报》 

海西乡村图书馆 首座将落户宁德 

2008-6-17 

福建新闻网 

转载《东南快报》文章 

2008-6-23 

福建省教育厅网站 

厦大学生筹建首个海西乡村图书馆 

2008-7-13 

《东南快报》 

海西首座乡村图书馆开馆 

2008-7-14 

漳州热线 

转载《东南快报》文章 

2008-7-15 

闽东日报 

我省首家海西乡村图书馆在蕉城开馆 

2008-7-15 

福建省文化厅网站 

海西乡村图书馆宁德开馆 

2008-7-22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专稿

【责任编辑:何欣】